首页 > 新闻 > 正文

娄底:推进垃圾分类统筹解决城乡垃圾问题

时间:2012-12-31 09:32

来源:娄底市环保局

作者:袁卫国

近几年来,垃圾围城;垃圾处理场超负荷运转、提前退役;垃圾填埋场的空气和地下水污染;垃圾焚烧厂厂址纠纷等,各种与垃圾相关的事件在全国范围内此起彼伏。根据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量超过1.5亿吨,并且以每年8%~10%的速度递增,目前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 ,占地约80多万亩。全国688座城市,除县城外,已有2/3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且有1/4的城市已没有合适场所堆放垃圾,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垃圾包围城市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城市每年因垃圾造成的资源损失价值在250亿元至300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城市生活垃圾的数量不断增加,成分越来越复杂。娄底市2011年全市产生生活垃圾44.64万吨,其中中心城区15.04万吨,2012年1-12月县以上城镇清运生活垃圾43.91万吨,无害化处理43.1万吨,城镇生活垃圾主要采用建设垃圾填埋场或简易堆放场的方式处理。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基本处于放任自流,无序排放状态,对环境造成很大压力。

目前垃圾分类回收存在的问题

1、垃圾回收设施分类过于简单。

现在街道上随处可见垃圾桶,大多分为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或者可回收垃圾、有害物、不可回收垃圾,普遍存在着分类图例标识不明确或缺失的问题。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垃圾成分趋于复杂,可回收的垃圾种类也日益复杂。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物主要有废纸、玻璃、塑料、金属、织物等。如果分类过于简单,垃圾桶上仅有一个可回收的标识,很难引导人们去完全分清垃圾可回收的种类,给垃圾分类带来麻烦。

2、宣传不到位,居(村)民垃圾分类知识缺乏。

分类知识缺乏是制约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因素之一。垃圾分类投放需要两方面的因素配合,一方面需要有完善而细致的垃圾回收设施,另一方面需要居民有全面的分类知识,这样才能做到一一对应,真正实现垃圾完全分类回收。现在各级政府的宣传还停留在文件上、电视上,形式单一化,效果差。

3、生活垃圾分类法规政策不健全。

生活垃圾分类法规政策不健全,导致垃圾分类投放行为没有很强的约束力。目前,国家先后颁布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规条例,但是大部分涉及生活垃圾管理的规定偏重于垃圾的清扫、收集、运输、处置及相关管理方面,而极少涉及垃圾的分类回收。而国家颁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二者都是从垃圾处理方式角度考虑的,用于给地方各级市容环境卫生(建设)、环保部门的工作提供技术指导,但没有上升到法规上的层次,不能给予垃圾分类行为以法律约束 。

4、垃圾回收处理终端没有分类。

我市仍沿用旧的传统体制和方法,即“集中混合收集—集中运输—集中处理”的模式,这种粗放的处理方式不仅浪费了垃圾中的有用成分,而且增加了垃圾的处理量和处理难度,造成了巨大的物质、人力、土地资源的浪费。即使有个别地方或少数居(村)民进行生活垃圾分类,但最终所有垃圾全部压缩成包混合运输和填埋,垃圾分类没有实际意义。

垃圾分类收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垃圾分类收集是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重要措施。不仅大大推进资源化进程,而且还会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也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建筑垃圾、医疗垃圾、粪便、动物死尸、普通生活垃圾,这几种垃圾每一样都要处理好。哪样处理不好都是对城市、农村以及子孙后代的不负责任。

1、资源化潜力巨大。垃圾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垃圾混合或分类的程度。垃圾混合收集,基本无法回收有价值的成分。倒如,垃圾中的纸类、塑料、玻璃、铁屑,可以通过综合处理而回收利用。据有关资料统计,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水污染和固体污染97%;厨房里的垃圾,如剩菜、剩饭骨头等食品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然而,垃圾分类收集则产生价值,垃圾的混合程度与价值之间呈倒数关系。

2、 降低“三化”处理难度。目前我市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为填埋,但这种处理方式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方面,垃圾的填埋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再建新的填埋场选址非常困难;另一方面,渗滤液是目前垃圾填埋场的一大难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垃圾的成分复杂,有毒有害物质含量高,加之在填埋场相互发生化学作用,产生了更多有害物质。实行城市垃圾分类收集,不但能使垃圾填埋量最大程度的减少,还可以将有毒有害物质单独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严重污染河流、土壤、空气。现在农村的生活垃圾甚至部分医疗废物,既没有分类,也没有进行混合收集进垃圾填埋场或简易堆放场,而是在沟渠边,或公路旁,或小河畔,一倒了之,这些垃圾下雨时冲刷入河,漂流而下,进入下游的河道,严重污染河流和土壤,而且下游的城市人民政府还得花费大量金钱进行打捞。尤其是一些河的上游,沿岸乡镇粪便、动物死尸直排入河,河中沙洲和河流两岸树木杂草枝头随处可见塑料袋、编织袋等垃圾,这些塑料袋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很难降解,严重污染下游的饮用水和土壤,给下游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作为娄底饮用水源的孙水、涟水、资水河等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上述现象。城市里焚烧垃圾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如在城乡环境整治中,一些社区在没有对生活垃圾分类之前即一烧了之,在水泥池中露天焚烧垃圾,产生大量烟尘、二氧化硫和二噁英等污染物,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

 强力推进垃圾分类,开展城乡垃圾统筹处理的对策建议

1、要把开展垃圾分类,城乡垃圾统筹处理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按照建设小康幸福娄底的总体要求,把生活垃圾处理作为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工作和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作为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切实加强全过程控制和管理,突出重点工作环节,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等手段,不断提高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建立与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以及无害化处理相衔接的生活垃圾收运网络,加大生活垃圾收集力度,扩大收集覆盖面。推广密闭、环保、高效的生活垃圾收集、中转和运输系统,逐步淘汰敞开式收运方式。要对现有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实施升级改造,推广压缩式收运设备,解决垃圾收集、中转和运输过程中的脏、臭、噪声和遗洒等问题。要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开展城乡垃圾统筹处理试点,然后在全市推开,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中转、县处理”、“户分类、村收集、镇处理”的服务网络。通过城乡统筹、设施共享、以城带乡的方式,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2、城乡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根据我市的生活垃圾特性、处理方式和管理水平,出台《娄底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工作目标、实施步骤和政策措施,动员社区、村庄及家庭积极参与,大力推行垃圾分类。当前重点要稳步推进废弃含汞荧光灯、废温度计等有害垃圾单独收运和处理工作,鼓励居(村)民分开盛放和投放厨余垃圾,建立高水分有机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实现厨余垃圾单独收集循环利用。进一步加强餐饮业和单位餐厨垃圾分类收集管理,建立餐厨垃圾排放登记制度。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做法,对一些不配合垃圾分类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加大惩治力度,用法制来约束行为,严格环境执法,切实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编印《居民村民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指引手册》,发放到每一个家庭、单位、社区、镇村。把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标识,使群众易于识别、便于投放。

3、大力推进源头减量。强化源头减量管理,鼓励社会、企业、居(村)民积极参与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工作,研究制定清洁生产的相关政策。强化生产者责任,限制包装材料过度使用,减少包装性废物产生,探索建立包装物强制回收制度,促进包装物回收再利用。组织净菜和洁净农副产品进城,推广使用菜篮子、布袋子。有计划地改进燃料结构,推广使用燃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灰渣产生。宾馆、餐饮等服务性行业,推广使用可循环利用物品,限制使用一次性用品。大力推行绿色施工,推进新建住宅精装修,减少建筑施工、房屋装修垃圾。

4、完善乡镇环卫体系。每个县至少要建设一个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设立专职保洁队伍,指导监督村庄环境卫生、垃圾分类工作。村庄配套建设垃圾收集池,设有专(兼)职保洁员,宣传动员村民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村户配套建设化粪池(厌氧池、沼气池)、沤粪池、有机废弃物堆沤池和生活污水净化池,进行分级分类处理。开展全委托、半委托、自我服务等多种运作模式。

5、加大优惠政策支持力度。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是城乡必须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重要民生工程,可享受重点工程相关优惠政策。对垃圾中转站、分类回收厂、填埋场、焚烧发电、工业协同处理城镇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生物处理等设施,应以划拨方式供应土地。制定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减量激励政策,建立利益导向机制,引导群众分类盛放和投放生活垃圾,鼓励对生活垃圾实行就地、就近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建立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废品回收补贴机制。

6、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当前,由于宣传力度的不到位和配套措施的不健全,对生活垃圾分类问题,各级各部门重视度不够,社会各界关注度不深,公众认知度不高,分类意识淡薄,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众行动”的原则,加强公众宣传和舆论引导,使分类成为可能,加强基础设施和基本制度建设,使分类成为可行。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宣传栏、宣传手册、标语等载体,立足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乡镇村委等基层一线,向群众广泛深入宣传垃圾处理的相关知识,使垃圾分类的操作办法家喻户晓、老幼皆知,逐步提高居(村)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支持率,增强群众生活垃圾分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要把垃圾问题纳入中小学教育内容,在学校的基础教育中增设垃圾分类等环保课程,让孩子们从小树立垃圾分类的意识和习惯。

垃圾问题不是枝节问题,而是战略问题。垃圾问题将会迅速超过能源问题、粮食问题,成为未来社会最重要最紧迫的问题。现阶段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迫在眉睫的地步,迫切需要政府和公众积极行动起来,有计划、有步骤的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回收及处置工作,从而减少垃圾产生量,降低处理费,提高垃圾处理资源化效率。

编辑:郑岩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