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桃源财政支持美丽乡村建设

时间:2014-11-04 11:05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2014年,桃源县按照“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以及“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要求,以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为目标,以产业培育、村庄建设、环境保护、乡风文明为重点,积极实施“美丽乡村”计划,为近百万的乡村居民带来了福利。

  一、以“村强民富”为出发点,促进乡村产业发展

  挖掘本县优势产业,逐步实现产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个人生产向规模化发展转变。一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按照“观光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的要求,重点推进平安宴有机农业开发、双农生态农业开发、四喜生态农业开发、富硒农产品基地、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等项目;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按照规模化扩张、标准化建设、合作化经营、品牌化发展原则,逐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努力打造“全省农副产品加工第一县”。2014年,财政投入1.3亿元用于支持企业发展,当年农业龙头企业新增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增121家。三是支持农村就业创业。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大力开展收入倍增工程。2014年,落实就业创业资金 2240万元,拓展农民创业就业领域,鼓励农民就近就地创业就业。

  二、以“美好宜居”为着力点,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按照“城乡融合”的要求,县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改造农村居住环境,拓宽公共服务覆盖范围,全面释放政策红利,提升乡村居民幸福感。一是开展农村环境整治行动。2014年,共投入资金8950万元,主要用于农村饮用水源安全、农村垃圾清运处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实现“生活宜居”。二是开展森林植被覆盖行动。2014年,财政落实森林植被覆盖资金8500万元,推进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三边”造林、抚育补植、丘岗开发、生态脆弱区修复力度,实现“生态宜居”。三是开展节能减排。2014年,财政投入资金2980万元,落实节能减排行动,积极推广节地、节水、节材、节能生产模式,实现“生产宜居”。四是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安排一事一议奖补项目196个,共投入资金4312万元,其中居民自筹672万元,财政奖补2200万元,通过基础设施的修建与完善,极大便利了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生产高效”。

  三、以“文明和谐”为落脚点,推进乡村文化体系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突出居民的文化素质提升。一是加大教育事业投入。2014年落实资金5亿元,主要用于义务教育、乡镇中小学校修建、贫困学生补助等项目,确保义务教育普及,适龄儿童入学率100%,贫困学生有救助。二是推进文体设施建设。本级财政投入1200万元,主要用于文化广播“村村响”,农家书屋,文化和体育场所建设等,逐渐实现项目全覆盖,鼓励乡村居民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三是挖掘文化底蕴。加大对文化传承好,人文积淀深厚的乡村加大保护力度,投入资金1100万元进行合理开发,建设特色文化乡村,2014年,对翦伯赞故居、枫树民族风情园、九溪民俗文化、青林乡采菱村遗址进行了进一步扩建与修复。同时,挖掘新的文化产业,如今年的枫树花海建设,不仅丰富了本地文化,也吸引了众多游客。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