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垃圾焚烧新国标:争议下的“惑”与“行”

时间:2015-11-20 10:15

来源:高能环境

施行13年后再度修改,垃圾焚烧迎来史上最严“新国标”。

2014年5月16日,环保部与国家质检总局共同发布《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下称“新国标”),该标准已于7月1日起分阶段实施。相比以前的标准,新国标真可谓“史上最严”,不仅收紧各项指标要求,多项技术要求接近欧盟标准,而且对生活垃圾焚烧厂的选址要求、技术要求、入炉废物要求、运行要求、排放控制要求、监测要求、实施与监督等都做了一一规定。新国标对于垃圾焚烧企业和与之相关联的环保企业来说,犹如一道“紧箍咒”,再也不能耍“任性”。

如今已经一年有余,各方反应如何?“新国标”的实施,是否会真正改变我国垃圾焚烧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打破垃圾焚烧僵局?

“史上最严”

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对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建设的需求进一步加大,经济、社会发展对环保要求进一步提高。新国标的出台,主要是为了平衡这两方面的需求,防治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规范垃圾焚烧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促进生活垃圾焚烧技术水平和环保水平的提高。

据了解,《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首次发布于2000年,2001年第一次修订,2014年5月16日,《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第二次修订版正式发布。

新国标无疑是进步的,信息也更加全面,如在争议颇多的选址环节,需要考虑当地环境和居民的健康影响等因素,这是第一次见诸案牍;要求也更加严格,烟气排放物的在线监测从“日平均值”变为“时平均值”。

对比欧盟更科学

“新标准更加符合现实要求,不但更为严格,也更为科学,尤其是新增的工况控制指标,将污染控制从末端前移到过程,是我国环境标准制定的一个积极探索。”

参与标准修订全过程的中国环境科学院固体废物研究所所长王琪说到,同旧国标相比,新国标对污染物排放限值提出了更高要求,采用“过程控制”和“风险控制”的先进理念,增加了在垃圾焚烧设施运行过程中的污染控制要求,扩大了标准适用范围,填补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及污水厂污泥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的空白。

对比旧标更严格

垃圾焚烧新国标对旧标中的一些内容还进行了修改,提高了生活垃圾焚烧厂排放烟气中的颗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重金属以及化合物、二噁英等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增加了生活垃圾焚烧炉启动、停炉、故障或事故等时段的污染物排放控制的要求。

其中,提高二噁英等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无疑是“亲民”的一项重大举措。众所周知,在垃圾焚烧中,二噁英等致癌物质的排放,是公众最关心的问题。此次“新国标”更是向欧盟现行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看齐,比旧标准收严了10倍。芜湖生态中心固废项目负责人岳彩绚认为,“新国标”收紧了烟气中各项污染物的限值,最显著的是将二噁英类污染物的限值,从1.0ng/m3的测定均值改为0.1ng/m3,这的确与现行欧盟标准一致。

基于现实更切合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总工程师徐海云提醒,总体上“新国标”与欧盟标准接近,但在具体执行上还存在区别。“如欧盟标准采用的是半小时均值与日均值,我国实际执行中的日常监督性监测往往采用小时均值。因此,‘新国标’采用的小时均值与日均值并不能与欧盟标准直接比较。”

也有专家指出,在制订各污染物具体限值时,应根据我国国情和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在确保安全环保的前提下做出适当规定,不宜过分强调什么都跟欧盟一样。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章元同样认为,欧盟标准颁布于14年前,其中某些指标可能很快面临淘汰,实际上在欧洲已经争论多年。因此,大家纷纷要求将二噁英的限值再严格一些,并同时增加其他更严格的条件加以限制。

民众之“惑”

       关于垃圾的争议与疑惑,似乎从未停止。

       一边是垃圾数量逐年递增,一边是处理能力相形见绌;一边是“垃圾场该建”,一边是“别建在我家后院”。

       如何处理好垃圾?政府部门左右为难,周边居民坐立不安,垃圾处理项目进退失据。

       人人制造垃圾,人人讨厌垃圾。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是公认的难题。世界范围内的众多“反建”事例表明,“垃圾之歌”一直充满起伏的旋律。或回收,或填埋,或焚烧,或堆肥……我们丢弃的垃圾,或许比史料更能真实地记录生活。选择处理垃圾方式的过程,甚至可以映射出文明、人性和公共治理的状态。

       然而,没有选择的是,日益增长的垃圾产生量与现实的处理能力之间始终存在缺口。垃圾时时刻刻产生,若“处理”跑不赢“产生”的速度,就会“兵临城下”;若处理质量低于科学标准和公众预期,就会造成环境污染、健康损害,甚至伤了民心。

       垃圾问题到底是技术还是社会问题?是理念还是实践问题?是政府还是民众的问题?

       随着新环保法以及新《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的出台,国家逐步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及排放标准,勒紧了监管的“紧箍咒”。

       虽然诸多方面新国标的指标都渐趋严格,但提起垃圾焚烧厂,不少市民心中还是有不少的疑惑,比如:垃圾焚烧技术能否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有没能力按照欧盟最新标准做好垃圾焚烧厂的建设和运营,臭气、二噁英等污染问题是否能够解决。

       业内人士认为,垃圾焚烧处理行业具有强烈的公共属性,公众所需要的是运营企业对环保承诺百分百的兑现。但是,不断拉低垃圾处理费,以低价中标的方式为后期不规范的运营埋下伏笔,令整个行业“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日渐显现,最终会加深公众对垃圾焚烧行业的误解,使“邻避运动”演变得更加激烈。

       垃圾焚烧释疑关键在于信息公开,但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比如,含有大量重金属和二噁英的固体废物飞灰却始终未进入公众的视野。据了解,从过去数年民间环保组织申请公开十余座生活垃圾焚烧厂的飞灰转运和处置的登记记录信息时,没有一个焚烧厂和环保部门公开过相关信息。

       寻求突围

       住建部环境卫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徐文龙及其团队就垃圾焚烧处理项目进行搜集和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15年4月,全国垃圾焚烧厂建成投产规模约为22万吨/日,在建约11.9万吨/日。二者合计超过“十二五”垃圾焚烧项目目标规模。

       对于接下来“十三五”的五年,徐文龙认为仍然会保持快速的发展趋势。包括目前正在建设的、筹建的、已经签约的,这些都会是未来五年的增长点。据徐文龙的初步统计,截至2015年4月,包含在建、筹建、签约的垃圾焚烧项目规模将有24.327万吨/日,比目前已建成的项目规模总和还多,垃圾焚烧逐渐成为主流的处理趋势。

       垃圾焚烧还在继续,探索“垃圾围城”新路仍在突围。自然大学垃圾学院研究员陈立雯认为,目前,全国160余座在运行的垃圾焚烧厂已经进入新标准执行倒计时,因而迫切需要公众参与监督,推动政府督促企业的整改,推进企业升级净化系统、提高运行标准。而信息披露尤其是在线监测信息的实时公开,是提高政府执法力度,推进企业整改的最重要动力。

       首先,应加强监管

       专家认为,不管这次修订的标准有多么严格,对于监管的信息,环保部门如果不能向社会公布并接受公众监督的话,那么无论是企业自行监测的信息,还是环保部门的官方检测都将毫无意义。

       目前,据了解,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堆存量已超过80亿吨,占地80多万亩,且垃圾产生量仍以5%~8%的速度增长,占地量以平均每年4.8%的速度持续增长。“垃圾围城”对公众身体健康的危害已经凸现,给中国城市敲响警钟。如何有效处置这些垃圾,成了摆在管理部门的一道难题。

       赫晓霞强调,“除环保部门的例行监测外,还应鼓励和推动社会监督;发展企业周边的社区居民成为环保志愿者,通过直接观察,如道路遗撒、恶臭发生、烟囱排放异常等现象,及时向环保部门举报;鼓励一些环保类社会组织参与便携式环境监测,可更及时地发现问题。”

       徐海云对此持同样态度。

       徐海云表示,要将新国标执行到位,必须加强监管体系建设,落实监管制度、监管资金等;避免垃圾处理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对真正做好的生活垃圾焚烧企业要给予表扬和奖励,对那些不达标的要依法处罚。

       其次,信息公开透明

       随着城市生活垃圾的逐年增长,“垃圾围城”现象愈演愈烈。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垃圾焚烧必然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预计,到2015年年底,我国投产和在建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将超过300座。

       然而,由于担心对居住环境产生损害,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往往受到周边居民的抵制而搁浅,即所谓“邻避”现象。如何才能获得社会公众的理解和信任?固废处理行业面临的挑战,其实同时也是机遇,要做到化“危”为“机”。

       环保组织建议,应加大污染物信息公开力度,实现百分百垃圾焚烧厂在线公布监测数据,尤其二噁英类、飞灰类的信息公开。比如在提到垃圾焚烧处理时,政府部门和相关专家都习惯列举日本、德国和新加坡等国的成功案例。但专家认为,国外的一些垃圾焚烧处理设施之所以能与周围的居民和谐相处,并让人感觉到垃圾在焚烧过程中是安全、可靠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整个垃圾焚烧的处理都是一个公开且透明的过程。

       然而,对于环保部门和垃圾焚烧厂而言,做到信息公开似乎不容易。

       陈立雯建议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推进垃圾焚烧厂的清洁运行:敦促生活垃圾焚烧厂加快污染控制技术整改,确保2016年1月1日达到新标准要求。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实现全国100%垃圾焚烧厂在线公布监测数据。彻查生活垃圾焚烧厂违法运行行为,保证“不验收不运行,不整改不运行”。加强环保部门,尤其是二三线市县级环保部门对信息公开的执行力度。

       最后,企业应规范自身

       专家认为,坚持规范和高标准运营,坚持持之以恒的理念,才能消除恐慌,取信于民。这是民众与政府、与垃圾焚烧企业之间和谐共存的最终之道,也是消除民众对整个行业的信任危机的最优之道。

       公众对现代焚烧技术能否有效分解二噁英存有疑虑;当前各家企业技术和实力参差不齐,行业内存在多种运营水平的情况。因此企业不但要从自身出发,规范自身,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勒紧监管的紧箍咒。

       国内公众正是被二噁英牵动了敏感的神经,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种担心是被‘放大化’了”,尽管当前的现代化垃圾焚烧技术能够将二噁英有效分解,但民众仍旧对此持有疑虑,因而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

       国内垃圾焚烧市场准入标准正在逐渐完善与提高,当前各家企业技术和实力参差不齐,导致行业存在多种运营水平的情况。垃圾焚烧行业是高技术含量行业,只有行业内企业都认清楚垃圾焚烧发电厂是涉及百姓民生的基础设施,是解决污染的设施这一核心属性,坚持规范的运营,坚持高标准的运营,坚持持之以恒的理念,才能消除恐慌,取信于民。这是民众与政府、与垃圾焚烧企业之间和谐共存的最终之道,也是消除民众对整个行业的信任危机的最优之道。

       专家分析认为,从目前国内和国际上的技术来看,一些垃圾焚烧企业和公众之间矛盾的发生,其实从技术上和管理上都是可以解决的。如果企业规范操作,进行透明公开的管理,矛盾和冲突是可以避免的。

       异军突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垃圾围城在中国早已是普遍现象。据统计,全国668个城市中,有2/3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能环境)认为,环保行业的现状并不容乐观,污染问题严重,环境形势严峻,而行业却乱象丛生,骤然涌现的企业能否堪担大任?

       为了提高垃圾焚烧质量,环保业界提出了具有更高标准、更低排放的“面向未来的蓝色垃圾焚烧厂”设计理念。高能环境表示,更高标准、更清洁的“蓝色焚烧”将是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值得大力倡导,未来高能环境从三个方面把“蓝色焚烧”理念变为行动,将垃圾焚烧烧到极致。

       第一、应该由领先企业建立标杆项目进行试点,从技术、管理等多方面提高焚烧水准。多数民众关心最多的还是焚烧厂排放的烟气情况,排放不过关,再好的焚烧技术及理念都将难以付诸实现。

       第二、政府应对市场竞争建立起正确的监管与导向,推动行业门槛的建立,引导企业良性竞争。民众对垃圾焚烧厂的担忧来源于对内部运营状况的不了解,因此垃圾焚烧厂需要有更完善的监管机制和更透明的运营模式。目前,高能环境已经开启了科学监管的开发之路,此外还在建设智能化的运营监管平台和监管机制,不但提高厂区运营的透明度,同时也为公司提供了更快捷的有效信息。

       第三、政府应和企业携手,共同引导公众了解“蓝色焚烧”标准,以消除“邻避”效应。这样“蓝色焚烧”才能进一步推广落地,并推动国家制定更高的垃圾焚烧标准。

       高能环境认为,未来企业的发展,竞争力所在还是要做好品质。高能环境把“蓝色焚烧”看成根本,认为追求“蓝色焚烧”的过程就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倡导企业的文化与观念符合“蓝色”的标准,向极致化的蓝色焚烧挺近,作可落地的蓝色焚烧的践行者。

       大时代如此,高能环境二十余载砥砺前行,未来高能环境将始终牢牢树立“科技保障安全”的经营理念,秉承“科技创新、服务利民”的企业宗旨,专注专行,打造中华领先、世界水平的国际化一流环境技术企业,努力“为人类为社会创造持久安全的环境”,为垃圾焚烧提供真正的解决方案。

餐厨、循环经济园、蓝色垃圾焚烧厂落地在何方?由E20环境平台、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15(第九届)固废战略论坛”将于12月18-19日(周五、周六)在北京友谊宾馆友谊宫聚英厅举办。论坛将以“固废产业的生态化转型”为主题。从政策解读、顶层设计、战略规划、技术发展方向、平台和产业研究等角度,系统阐述固废产业的政策、机遇与未来发展方向。从领跑者的智慧分享、细分领域的盘点与思考两方面,分享从业者该如何提高标准、突破技术、追求极致,搭建产业共生关系,为企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编辑:陈丹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