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揭秘:千亿环保巨头苏伊士入华“三部曲”

时间:2017-03-30 11:30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程云

当前中国的环保产业快速发展,市场很火,规模也很大。然而我国环保企业相对规模较小。根据E20研究院数据,当前我国环保企业的总体规模近4万家,总体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的小企业占9成。距离发改委、环保部提出的到2020年,培育50 家以上产值过百亿的环保企业尚远。

更令人遗憾,中国至今没有诞生出一家营收达到千亿的环保企业。就在业内纷纷猜想、翘首盼望千亿级环保企业花落谁家时,国际环保巨头法国苏伊士集团(以下简称苏伊士)披露2016年业绩预告,再次攻克千亿产值大关,2016年集团营业收入达153.22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138亿元。

对于在华的营收和利润,苏伊士亚洲区首席执行官郭仕达向中国水网透露,2015年苏伊士在华环境业务营收只占到集团的5%,提出未来该比例将进一步扩大。2016年苏伊士在华实现管理性营收12亿欧元。

2啊.png

苏伊士集团亚洲区首席执行官郭仕达(Steve CLARK)

究竟什么原因促使苏伊士集团千亿市值的形成,在华营收逐年增长?在采访苏伊士全球高级执行副总裁兼国际业务总裁邓瑞安女士时,她提及,作为大型跨国环保企业,既要有全球化的眼光,又要有本地化的运营。

3啊.png

苏伊士全球高级执行副总裁兼国际业务总裁邓瑞安(Marie-Ange Debon)

公私合营PPP模式敲开“中国水务”大门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国内最早环保企业还处于萌芽状态,苏伊士已经开始“悄然”入华。据郭仕达回忆称,1975年,苏伊士集团下属的专业水处理工程公司(原“得利满”)获得了第一笔业务——辽阳石化污水厂。但由于中国市场没有开放,苏伊士早期在中国只是为地方政府提供水厂建设的设备和图纸,直接投资的动力和步伐并不大。

随着中国城市水务快速发展,苏伊士已经不满足于小打小闹。希望直接投资中国并成立合资企业。1985年,苏伊士集团与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旗下的新创建集团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中法水务投资有限公司,其主要业务是在中国投资、兴建和管理水厂,提供世界一流的工业水处理、市政污水处理、污泥处理技术和解决方案。

1992年,新成立的中法水务在中山坦洲与当地政府成立中国首家中外合资供水企业。目前日处理能力达到15万平方米。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水务市场的法企,苏伊士与重庆水务集团从2002年开始,合资组建了重庆中法供水有限公司,各自持股60%和40%。

2006年初,苏伊士与重庆水务集团再次连手,共同合资组建了重庆中法水务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公司注册资本2.65亿美元,双方各持50%股份。

“在过去的40多年里,我们通过公私合营PPP模式,通过投资、参股、入股等形式与政府、大型国企建立伙伴关系,一直活跃在中国市场,在中国20多座城市管理着30多个水务项目,设计建造了逾240座水厂和污水处理厂。”邓瑞安总结称。

邓瑞安继续补充,2016年对苏伊士来说,是最具有战略意义的一年,与30多年的合作伙伴“新创建集团有限公司”进一步深化合作,成立 “苏伊士新创建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大中华地区水务、固废、水务工程及咨询等业务。双方各自持股58%和42%,而苏伊士以58%股份享有新公司的管理权。

开疆辟土:237亿元收购GE水处理

在苏伊士“开疆辟土”时,不得不承认,国内水务企业“雨后春笋”般出现且迅速壮大。“他们进取心很强,尤其在市政水务、污水处理板块,也愿意承担更多的风险走出国门,其实力也不容小觑。”郭仕达坦白地说。

相比于传统市政领域,工业水市场显得更为重要。工业用水占到全球总用水量的15%-20%,其全球市场价值达到了950亿欧元,以年均预期5%的速度增长。苏伊士集团首席执行官舒赛德(Jean-Louis Chaussade)曾公开称,面对日趋饱和的传统市政领域,苏伊士集团亟需拓宽新的市场和领域支撑水处理业务强劲增长,把矛头瞄准工业水处理龙头GE。

2017年3月8日,苏伊士联同加拿大养老基金公司CDPQ以32亿欧元,折合人民币237亿元收购GE水处理。

在谈及苏伊士收购GE水处理的内在原因时,邓瑞安对中国水网说,苏伊士集团制定4大发展战略和目标,其中三大战略,更加国际化、提供更多新的数字化服务、拓宽工业水处理客户,而GE水处理恰好吻合公司三大发展战略。

据悉,GE水处理在价值950亿欧元的工业水处理市场上举足轻重,其业务核心重点在北美地区,占据50%收入,此次收购完成之后,对苏伊士北美地区乃至全球国际化市场的拓宽、运用数字化技术提高污水处理的能力大有裨益,将大大有助于苏伊士实现成本和营收的协同效应。

版图扩大:啃危废 独创“化工园区”模式

在环保企业全产业链乃至大生态系统的构建进程中,相较于水务和大气污染治理具有更深市场维度的固废处理行业正处于黄金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水务龙头通过并购“强势进入”固废领域。2014年首创集团与澳大利亚Transpacific Industries Group Limited集团达成协议,以折合约50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新西兰固废公司Transpacific New Zealand (TPI NZ)100%股权,

北控集团表现同样令人侧目,继2016年初合并北京市政院后,又拟105亿元收购德国最大垃圾发电运营商EEW。

“不同水处理、垃圾焚烧行业,固废细分领域危废行业准入门槛高,主要存在资质、资金和技术三大壁垒,并非靠价格战就能赢取市场占有率,需要专业化运营和管理。”苏伊士亚洲区CEO郭仕达表示。

首先资质壁垒,危废经营许可资质审批严格,受理周期长。一般情况下新的危废项目从申请到落地一般需要3-5年,改扩建的项目也要1年以上的时间;其次资金壁垒,危废处理设施一般需要大额初步资金投资。据相关资料测算,总容量为30万吨/年的填埋处置设施通常需要约1亿元的初步投资。由于起步资金较高,投入与产出风险大,中小企业不敢轻易进入;最后技术壁垒,危废处置物一般具有腐蚀性、毒性等危险特性,如风险控制、管理经验不足,会给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对技术管理运营的要求较高。

12

编辑:程彩云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