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人物】徐海云与错误百出的世界

时间:2017-05-10 09:26

来源:中国固废网

作者:李艳茹

徐海云222.jpg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总工程师  徐海云

从2006年开始写博客,算到现在,徐海云已坚持了11年。11年里,人群从博客迁徙到微博,又到微信公共号及新闻客户端,徐海云仍然写着博客,并被系统颁发“元老博主”勋章。他不考虑开公共号,认为“太占用时间精力”,更希望多些时间去阅读国外固废领域的专著。

徐海云在业内被称为“徐大炮”,鲜少掩饰自身喜恶,政府、企业、项目、媒体都曾是他炮火的靶心。他博客很有看点,是那种信息量丰富、直接利落的看点。非法倾倒案频发,他撰文质疑“法律准绳弹性是否太大”;不断有人提“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他写了篇“骗子是放错位置的演员”反驳。

尽管写了多年,“写文章”却从来不是徐海云的兴趣爱好,更像是不得已的手段。“我这个人比较固执,看到行业里出现的问题忍不住就想说。”他将写博客等同于记日记,把自己的观点、想法记录下来,期望经历时间的验证。

忧虑·导向

徐海云的言论通常带有观点鲜明的是非判断,言辞确凿,不用感叹号:技术造假、神仙数据、极端主义、忽悠、闭环忽悠,不难感受到他持续而强烈的“纠错”意向。这一点意向几乎渗透在他每一次露面、每一句质疑中,渐渐树起一个桀骜尖锐的形象来,有人喜欢他,有人害怕他。

“行业错误太多,很多错误是无法挽回的。我不断地说,说了这么多,也都是很表面的东西。”徐海云心中的纠错工程过于浩大,错与错相互掣肘,共同织就了一片僵局,时常让他感到忧虑:

行业流行论调有问题。台湾人均垃圾产量0.2kg,美国人均2kg,所以台湾垃圾减量做得好,美国很浪费。“都是人,产生的垃圾量怎么可能差十倍?明显是统计口径出了问题。”后来在去台湾的考察中,徐海云验证了推断:台湾只统计了居住区,办公楼、学校产生的垃圾都不计入。不同统计口径下的数据,对比结论毫无意义。但若不深入其中,上述逻辑似乎合情合理。这样的推导结论被多数人认可,被一篇篇论文引用,在不同的场合发挥着作用。

技术导向有问题。政策护航下,一项项未经市场检验的技术成为风向标,如此几轮后,垃圾处理技术百花齐放,垃圾问题却日渐严重。“一个技术能不能解决垃圾问题,只要看在相同情况下,它的排放情况和单位成本,就能马上见分晓。”而在行业市场化不充分的起步阶段,许多朴素的检验指标被视而不见,以种种社会成本为代价。

地方政府态度有问题。徐海云去往东部某省调研,听负责人宣扬当地垃圾减量成绩,不禁发问:“你们填埋场的垃圾量是增加还是减少?”“增加。”“填埋场垃圾还在增加,为什么说垃圾减量?”对地方政府的垃圾处理工作,徐海云的判断方式很简单,垃圾是藏也藏不住的问题,看整体数据变化,比渲染式讲解有用。

企业责任感有问题。“在一个标准下,电厂二噁英排放数据是0.5-0.6,标准一改,厂里什么都没变,数据就成了0.05-0.06,这个事情怎么可能发生呢?”而实际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还有不同形式的呈现:徐海云调研过的某地垃圾焚烧厂,全厂没有一台鼓风机,用铁钳子翻动燃烧,却有着权威机构的检测合格报告。

垃圾处理教育有问题。在大学环境工程的课本上,黑白分明地写着“垃圾焚烧不是一种好的解决办法”,专业课教学内容都是热解或气化。在某个宣称垃圾分类教得优异的小学,徐海云问一个六年级的学生:“垃圾除了利用以外,还可以怎么处理?”“不知道。”在徐海云看来,大学课本脱离现实,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匹配度过低;小学教育倾向极端,孩子们认为垃圾只能利用,不能处理。

这些问题,是徐海云博客的主题,也是他认为的“行业问题”,但对于行业发展,他并不悲观。他认为,垃圾处理行业与基础设施密不可分,政策导向性质显著,因而欠缺新兴行业的活力,过早地老化了。“任何事物或者人,都是在犯错误中取得前进的,探索、失败、宽容是应该有的过程。但如果有错误,却不反思,甚至将错误说成正确,这样走下去一定是危险的。”徐海云担心的是这种危险,他在博客上的文章,也是“爱之深、恨之切”的表现。

争议·原则

徐海云在1991年进入城市建设研究院研究国内垃圾处理,自2005年起担任总工。二十余年的研究经验及行业地位,让不少地方的技术评审会愿意找他。常有新技术号称“世界先进”,徐海云对此下了句著名的定论:“在中国号称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都是假冒伪劣。”这句话颇具个人特色,也招致了不少争议。

相比于徐海云的锋锐言论,他针对垃圾处理的专业调研反而不被大众知晓。实际上,徐海云的多数时间、精力都花在了实地考察及数据研究中。他学德语、看文献,走访欧洲、台湾及内地多处垃圾处理厂,将行业标准、技术、项目、生态在脑海中融成一张图谱,用大量论据甚至理论体系来支撑观点。“尤其是新出来的技术,我肯定要实地看清楚才敢说。”

徐海云看项目看得很“讲究”:他想看的是实际运行情况,所以不能“组团”看,不能提前约时间去看,大多时候不用细看每个环节如果操作如何运转,只须看进出口垃圾量,真实的垃圾处理能力便一目了然。徐海云解释道:“垃圾处理想识别假象不难,要抓住本质,看进出量,毕竟这么多垃圾是藏不住的。”

为了解实际运营情况,徐海云经常“突袭”垃圾处理厂。他自己坐飞机坐火车,落地后打车去往目的地。有时候,在门口就会被人拦下,徐海云便会往佯装离开,往远处走走,等管理人员走后,再折返回来找机会进去。进门后,他先找到地磅房,向工作人员了解垃圾处理厂每天的整体进出量,遇到不告知的情况,徐海云还要央求对方开价卖他一份。

徐海云看项目的方式,让他更清楚地知晓了不同类型的项目被市场检验的结果。他目睹一些空有其表的技术起高楼再坍塌,看到一些项目声势浩大地建设后逐渐销声,对行业高额的试错成本痛心不已。看得多了,他对于行业里的各种技术有了更坚定的判断。他公开反对垃圾综合分选处理、反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反对得不留余地:一个垃圾处理项目请他去做评审组长,到了目的地后才告知是垃圾综合分选技术,他直接对邀请方说道:“你知道我是明确反对分选处理的,这个字我肯定签不了,但你们前面做了这么多工作,开评审会也是为了能通过,所以专家你就找别人吧。”交代完毕,徐海云自己坐火车返回了北京。

12

编辑:洪翩翩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