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安徽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附全文)

时间:2017-06-07 09:13

来源:安徽省能源局

2.大力推进国家领跑者基地建设。 加快推进两淮采煤沉陷区国家光伏先进技术示范基地建设。利用江淮分水岭、沿江沿河滩涂等未利用地集中区域,结合光伏产业新技术和国家领跑者基地新要求,拓宽领跑者基地建设领域,充实项目储备,争取国家支持我省先进技术示范基地建设。

3.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 结合电力体制改革,支持在园区、商业中心等区域,利用建筑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结合公共建筑节能减排,依托学校、医院、党政机关等建筑屋顶,推广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结合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引导利用城镇集中小区和农村房屋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4.全面实施光伏扶贫工程。 以全省 31 个大别山片区县、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区)为重点,兼顾有扶贫任务的其他县(市、区),选择无劳力、无资源、无稳定收入来源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无集体经济收入或集体经济薄弱、资源缺乏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建设户用和村级光伏电站。

(二)稳妥推进风电开发

在落实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等措施的基础上,鼓励采用先进技术因地制宜建设低风速风电场,重点支持滩涂、 平原、 低丘地区风电开发, 从严控制山区建设风电项目。争取到 2020 年,风力发电装机达到 260 万千瓦。

1.科学开发资源富集地区风能。 加强全省风能资源勘查评价,借助大数据平台提高选址科学性,统筹规划资源丰富地区风电开发。对有条件集中开发建设的区域,同步推进风电场和配套电网建设,形成若干集中连片风电场。

2.探索建设分散式风电项目。 充分利用电网现有变电站和线路, 综合考虑资源、 土地、 交通以及自然环境等建设条件,探索建设就近接入、就地消纳的分散式风电项目。

3.促进风电开发与环境协调发展。 落实风电开发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三同时”要求,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格项目竣工验收,及时组织开展后评价,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实现风电和环境协调发展。

(一)扩大生物质能利用规模

鼓励生物质能多元化利用,加快建设秸秆电厂,合理规划生活垃圾焚烧电厂,支持发展生物质成型燃料、生物天然气、生物质液体燃料等。

1. 加快发展秸秆电厂。 加快推进皖北及沿淮粮食主产区秸秆电厂建设,鼓励热负荷较大且稳定的园区发展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坚持市场化推动,建立健全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保障秸秆电厂燃料供应。支持企业技术升级,逐步提高农作物秸秆掺烧比重,增加农作物秸秆使用量。到 2020 年,秸秆电厂装机规模 150 万千瓦左右,年利用秸秆约 750 万吨。

2. 合理规划生活垃圾焚烧电厂。 重点在省辖市以及人口密度大、经济条件较好的县(市、区)发展城镇生活垃圾发电项目,鼓励建设跨行政区域服务的生活垃圾焚烧电厂。建立健全覆盖乡镇的生活垃圾收集转运体系,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提高垃圾燃料热值。到 2020 年,生活垃圾焚烧电厂装机规模达到 50 万千瓦,年可处理生活垃圾 800 万吨。

3. 推广生物质能多元化利用。 在有机废弃物资源丰富的种植养殖大县,推进生物天然气工程建设,探索建立县域生物天然气开发建设专营机制,培育和创新商业化模式。发挥生物质能布局灵活优势,积极发展生物质成型燃料供热、气炭电热联产联供,在当地用户侧直接替代燃煤,支持开展生物质能与其他清洁能源互补,有效应对大气污染。加快非粮原料生物液体燃料技术创新,建设万吨级综合利用示范工程。

(四)有序推进水电开发

积极实施小水电增效扩容改造,提高发电效率,消除安全隐患,推进水电开发扶贫。建成绩溪抽水蓄能电站,稳步推进金寨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力争开工建设桐城、宁国抽水蓄能电站,争取岳西、霍山、石台等抽水蓄能站址纳入国家新一轮选点规划。到 2020 年,全省水电装机超过 500 万千瓦,其中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规模达到 378 万千瓦。

(五)提高地热能、空气能应用水平

抓住国家推进南方城市集中供暖机遇,按照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居民可承受的方针,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集中供暖,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加强地热能资源勘查评估,在资源条件优越和建筑用能需求旺盛地区推广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探索开展中深层地热能高效梯级利用。到 2020 年,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达到 4800 万平方米。以合肥、芜湖、蚌埠为重点,结合日益增长的建筑节能和提升居住舒适度需要,扩大空气源热泵工程应用规模。

(六)培育可再生能源装备制造业

坚持市场引领、应用带动和科技提升,加快发展太阳能光伏、生物质能、风电、储能等可再生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支持高效率晶硅电池、新型薄电池及光伏制造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进高效率、低成本技术应用。加强光伏等新能源领域标准化研究,完善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产品认证和服务运营水平。发挥企业在光伏产业上的生产制造优势,重点发展兆瓦级以上光伏系统集成装备、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逆变器和储能系统等产品。到 2020 年,力争可再生能源产业产值达到 1000 亿元。

四、保障措施

编辑:洪翩翩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