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垃圾焚烧的“人民路线”

时间:2019-01-30 09:52

来源:中国固废网

作者:谷林

十九大后,E20环境平台专门组织了一个学习小组深入研究十九大精神及其对环境产业的意义。按照我们的理解,十九大后,中国进入了发展的新时代,新时代强调:党领导一切,党的权利来自于人民,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这不但是环境产业需要遵循的政治正确,也是环境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契机。尤其对于公共服务行业来说,人民满不满意、人民高不高兴是评价工作效果的标准。

从这个角度看,大气、水、土三个十条强调的效果导向,黑臭水体治理强调的感官标准,以及环保督查雷厉风行,国家大力推动农村环境治理,还有对公共参与的强化,其实都是基于相同的逻辑:从人民的角度出发,满足人民的基本环保需求。垃圾焚烧作为公共服务,是解决“垃圾围城”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同时需要满足焚烧厂周边民众基本的环境要求。而当前,遭遇邻避抗争是其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邻避产生于人民群众中,也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如果依据前述逻辑,垃圾焚烧邻避问题的解决,关键要找到垃圾焚烧的“人民路线”,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和需求出发,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从规划的角度,管理部门需要做好垃圾焚烧的整体规划和布局,有解决“垃圾围城”问题的能力;从技术和运营的角度,垃圾焚烧主体要促进标准和效果提升,真正满足环保要求;从民众参与的角度,政府和企业要做好参与制度设计,真正让民众理解与接受;从沟通的角度,则需要管理和运营者了解民众的真正需求。

嘉道数据曾就仙桃事件专门对垃圾焚烧邻避事件做过舆情研究(参见嘉道数据《当垃圾焚烧发电遇上“邻避效应”:舆情中一窥施政平衡的难题》一文),调查结果显示:约31%的受调查者主要担心项目技术不过关污染环境,22%的人主要质疑过程不公开、缺乏社会参与,约23%的人不满政府对群众的诉求采取强硬措施,另有24%的人对垃圾焚烧持支持态度(见下图)

image.png

这里我们也能看出参与邻避的民众,不全是因为“邻避”本身,更多的原因在于政府的不当应对。

作者曾撰写过一篇研究邻避现象的文章,指出:综观诸多项目的邻避过程,在项目动议、选址决策和政策执行初期,地方政府通常会采取隐蔽决策、拖延、辟谣、辩护或欺骗等手段,强行推进项目,这种方式常成为引发众多邻避事件发生的导火索,也成为促进事件升级的助推器。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陈宝胜对20个邻避案例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有18个案例采用了完全的隐秘决策。

当管理者在项目中采取隐秘决策时,已经从根本上表达了对民众的不信任,将自己摆在了民众知情权的对立面。当舆情及事件升级时,管理部门往往采取进一步封堵或其他暴力手段来继续强化管制,这势必都无法让民众满意。而一旦事情影响到维稳大局,管理部门最终常会选择项目暂缓或停建,以缓和民众情绪。这虽然从结果上暂时满足了大部分民众的诉求,但从根本上却与解决“垃圾围城”的初衷背道而驰:让更大范围遭遇“垃圾围城”的居民,甚至包括邻避事件参与者的“垃圾围城”问题被延迟解决。

垃圾焚烧厂周边涉及的居民只是极少数,但他们是更直接的利益相关者。人民日报曾就此发表文章认为,对于垃圾焚烧厂周边居民的利益需求,不仅需要政府观念转变和信息公开,更需要晓之以理,予之以利,尽可能消除周边居民的疑惑,让他们在规划、选址、环评、技术设计、实际处理等环节切实感受到“无害”和实惠。一旦出现排放不达标,影响到居民生活,要及时处理并给居民一定补偿,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垃圾焚烧的“人民路线”,其实需要的是“一体两面”、“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方面强调政府管理和运营者要真正从民众利益出发,做好规划、提升技术、强化运营,练好内功;一方面强调要真正理解邻避民众的基本诉求,做好信息公开,真诚沟通,完善补偿机制,从而获取信任、消除隔阂、达成共识、促进支持。

在管理层面,需要重点做好垃圾焚烧厂的数量规划,更要做好选址规划。现实中有不少案例是,明明垃圾焚烧厂前期规划中已经明确了周边合理范围内不能建设住宅项目或者学校,随着社会发展,后期愣是在该范围内建起一些住宅和学校;有些地方明明是城市的上风上水,下风口不远处还有很多的居民,却被规划为垃圾焚烧厂等等,这样的情况,如何能不发生民众抗议?在技术和运营方面,则需要管理部门强化监管,或必要时提升处理费标准等。垃圾焚烧企业不断研发先进技术,提升管理运营水平,促进行业技术和运营效率提升,这是垃圾焚烧为人民服务的基础,同时也是获得民众信任、让政府更加自信的基础。

image.png

在此基础上,要充分尊重民众的知情权,尽可能地实现信息公开,积极促进民众参与。2014年,环保部发布《关于加强面向社会环保宣传工作的意见》,为政府和环保部门更好地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和指导。之后,开通微信、微博信息公布渠道。

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出,全面推进环境信息公开,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随后发布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也更加注重环境监管、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等方面的配套建设。去年开始,环保部的“装、树、联”要求,以及生态环境部、住建部要求环保设施对公众开放,同样是 “人民路线”的具体行动。

今年11月9日,光大国际宣布率先向社会开放公司旗下的垃圾发电、污水处理、危废处置、生物质发电等业务领域77个环保设施,主动接受公众和社会监督,更是生动地体现了垃圾焚烧龙头企业的责任担当。

在具体的项目层面,“人民路线”要求政府和企业高度重视民众权利,真心为民,将环保宣传和民众沟通做在。

前面,在项目一开始就做好信息公开和民众参与,甚至制定好利益机制,而不是在邻避发生后再采取措施。如杭州九峰项目,在民众抗议后,政府才组织“下乡队”,由党员和优秀干部深入基层,点对点进行答疑和沟通。而所谓的产业扶持,如果能有更好的节奏安排,与垃圾焚烧厂的建设运营同步,或许整体效果都会更上一层楼。

12

编辑:程彩云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