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常州: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在城镇中心

时间:2019-09-03 10:48

来源:光大未来

(四)跟着垃圾去旅行

常州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将每月的第一个周末设为公众开放日,支持公众通过预约等形式现场参观监督环保设施,让公众近距离走进企业、了解企业,提高了公众环境意识,收获了新奇的环保体验,受到广泛欢迎,2017年被评为江苏省工业旅游示范点,前来参观的公众人数逐年增长。项目还组织开展“跟着垃圾去旅行”等一系列环保科普主题实践活动,让孩子积极参与进来,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做到寓教于游、寓教于乐。

(五)村企和谐一家亲

常州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在建设运营过程中,综合考虑当地社区及村民等不同主体的利益需求,通过增加就业机会、村企共建、定期座谈交流等活动,积极打造“政—企—民”利益共同体,实现了与当地社区及居民和谐共存、和谐发展的目标。让群众有充足的获得感,好事才能最终办好。项目建设前,积极与周边居民进行交流互动,结合实际需求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同时,加强与厂区周边居民联动,资助改善周边社区公共资源配置,使项目真正融入社区,实现项目与周边10万居民和谐相处。

03

经验启示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破解“邻避”困境的重要法宝

环保设施是事关群众生活的基础设施。环保设施的建设及运营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把群众当成“自己人”和“知情人”,尊重群众的合理诉求,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对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逐条梳理、逐条解决,消除群众对环保设施建设的抵触情绪和安全顾虑,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求得群众信任的“最大公约数”。通过与群众面对面的沟通、心贴心的交流、实打实的服务,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拓展了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渠道,既保障了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又增强了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解和支持,更激发了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可以有效降低公众因“邻避效应”所产生的疑虑。

(二)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是破解“邻避”困境的有力保障

推进环保设施开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创新环境治理体系的有力行动,是培育生态文化、构建美丽中国全民共同行动体系的重要举措,是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化解“邻避”问题、防范环境社会风险的积极方略。环保设施开放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转变治理方式,增加信息公开度,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强化顶层设计,为环保设施开放提供系统完备的制度供给和有力有效的政治保障;健全公众参与机制,畅通公众参与渠道,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鼓励社会组织和公众主动参与,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参与者、贡献者;积极引导公众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增加绿色供给,加强宣传引导,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构建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行动体系。

(三)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是破解“邻避”困境的关键因素

环保设施开放是企业的义务和责任。长期以来,企业习惯在四面高墙之内生产经营,与周边群众“不相往来”,造成企业和社区居民之间的信任缺失,双方缺乏沟通互动的基本能力,难免产生“建哪儿我不管,反正别建我家附近”的“邻避”问题。推倒企业和公众之间的有形与无形之“墙”,打开大门,让公众走进企业,了解环保设施的运行和污染控制状况,用诚意换来理解与信任,是破解“邻避”困境的重要办法,也是环保企业的“分内之事”。开放既是企业绿色发展的“助推器”,也是检验企业绿色转型成效的“试金石”。让污染治理设施在群众监督之下运行,有助于企业进一步增强内在的治理动力和压力,促进企业提高自身的环境管理水平,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取得优势,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打造利益共同体,是破解“邻避”困境的有效方法

“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上强调:“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要摒弃零和游戏、你输我赢的旧思维,树立双赢、共赢的新理念,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他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邻避”冲突的实质是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在无法完全消除邻避型项目负面影响的情形下,建立“谁受益谁补偿、谁影响谁受偿”的利益调节与平衡机制是化解公众阻力的有效措施,能够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和获得感。环保设施建设及运营要统筹兼顾当地经济发展与人民群众的利益,以环境综合治理替代单一的污染物处理,融污染物处理与休闲景观建设、社区营造于一体,让公共设施与居民、社区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环保设施建设及运营要统筹兼顾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环保设施成为多方共赢的优质公共空间。通过推进环保设施开放,一座座“闲人免进”的环保封闭场所被改造成了向市民开放的“城市客厅”,一个个“邻避”问题被化解于无形,也让公众成为监督污染治理的一支强大力量,创新了环境治理模式,实现在开放中促进理解、在理解中促进共治、在共治基础上实现共享,推动形成崇尚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的良好风尚。

转自“光大未来”2019-8-28 标题:跟着垃圾去旅行

12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