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陈海滨:垃圾分类企业的定位与任务探究

时间:2019-11-06 09:11

来源:中国固废网

作者:刘影

当前,垃圾分类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分类攻坚战正打得如火如荼。11月4日,在“2019(第二届)环卫一体化高峰论坛”上,华中科技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陈海滨以“垃圾分类:企业的定位与任务探究”为主题,针对垃圾分类体系架构、企业定位与任务等问题进行了深度解析和分享。

image.png

陈海滨

垃圾分类为什么会成为社会热点议题

2015年9月,国务院下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由此,垃圾分类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重要的一项任务。

陈海滨介绍,国家垃圾管理与处理的发展态势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城乡统筹管理,从重视城市/城区垃圾处理转为重视农村垃圾处理,这不仅仅针对垃圾管理,宏观层面上是针对国民经济;第二,区域统筹,从按行政区划进行垃圾管理与处理转向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主要设施共建共享;第三,环卫一体化,从注重末端处理设施建设转为注重收集、运输与处理全过程处理及全体系建设;第四,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与大中城市垃圾处理从全量填埋/填埋为主过度为焚烧为主/综合处理。陈海滨表示,长期以来一直到现在为止,我们国家的垃圾处理仍是以填埋为主,占比约70%。近几年,发达地区与大中城市的垃圾焚烧厂越来越多,原因在于焚烧厂的减容效果明显,无害化效果好;第五,管理与处理对象从传统生活垃圾扩展到以大件垃圾、餐饮垃圾、园林垃圾、装修垃圾等为代表的“新兴垃圾”;第六,垃圾管理与处理已从混合收运处理转为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在上述若干变化态势中,环卫企业都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主体

陈海滨介绍,2000年,原国家建设部确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桂林、厦门八个城市作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我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正式拉开序幕,该事件也成为我国垃圾分类的起步标杆。

201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成为我国垃圾分类发展的新标杆,由此,垃圾分类进入高数发展的新时代。

早在2016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研究“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165项重大工程项目进展和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等工作。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

image.png

值得一提的是,陈海滨介绍,在对 (SCIE) 数据库的高级检索中——主题为垃圾源头分类的文献截至2019年3月12日共有4158篇,垃圾源头分类的研究逐年递增,2017年达到一个峰值。

image.png

推行垃圾分类的问题/困难及成因

陈海滨介绍,推行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行为主体、分类方式、配套设施、管理措施、技术支持、操作细节、认识等方面。

行为主体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居民分类知识缺乏,认识不足;知行不统一,参与行为不足;政府垃圾管理目标或目的不明以及管理体制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宣传教育不足或不当。

细节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投放/收集容器的位置(是否便利),投放/收集容器的数量、尺寸(容积,组分比例),投放/收集容器的结构(盖的开启方式)以及投放/收集容器的标示(是否清晰)。

陈海滨表示,垃圾分类在推行的过程中,之所以会存在诸多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存在认识误区。误区一为强调资源化,认为垃圾分类有赚头,不需投入;误区二为认为好事一定能办成,公众一定支持;误区三为认为垃圾分类简便易行。事实上,垃圾分类存在主体复杂性和容体复杂性;误区四为认为垃圾分类无技术含量,因此忽略配套设施设备、忽略细节,不考虑可操作性;误区五为认为市场化可以解决垃圾分类的一切问题。

垃圾是否为放错位置的资源?陈海滨认为,生活垃圾具有双重属性,其基本/主要属性为污染源,次要/隐性属性为在一定程度和条件下的可再生资源。简单片面地强调垃圾的资源性会将政府及公众带入误区。

陈海滨认为,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将不同性状、组分的生活垃圾分门别类地投放、收集、运输直至处理处置,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活垃圾收运环节二次污染问题并有效控制末端处理(填埋、焚烧等)过程出现的污染问题;减少垃圾处理总量、降低处理难度;提高垃圾中可回收物的纯度和数量。

从更高层次看,推进垃圾分类的过程是开展全民环境教育、培育环境意识/环境文化及纪律性/执行力的过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之一。

陈海滨表示,安全、环保、卫生是我们做一切事务的一般要求,垃圾分类也是如此。其中,安全环保及卫生是根本要求,是垃圾分类收集的前提条件;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是加速推广垃圾分类收集的保证条件;而可操作性则是垃圾分类实施成败的关键。

陈海滨表示,选择合理可行的分类方式,便于公众投放和临时储存,获得较广泛的认同与配合,才具备实施分类收集的基础条件。

正如前文介绍,垃圾分类兼有主体复杂性和容体复杂性。主体复杂性指分类收集涉及到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所有人员,其对分类收集认知的个体差异又很大,从而增大了争取广泛认同和协作的难度。

12

编辑:刘影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