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 正文

接班记——专访现象级环二代王鹏鹞

时间: 2021-04-19 09:59

来源: 绿谷工作室

作者: 全新丽

该如何形容王鹏鹞呢?说他头脑清晰,对企业了如指掌,对行业方向有自己的认知,语言表达准确,控制力精准?态度谦和但雄心勃勃?以及有着超过自己年龄的成熟,言谈诚恳?我想不用了,一切都呈现在他的对答如流里。现象级环二代一词来自薛总,王鹏鹞名符其实。

采访对象:王鹏鹞

鹏鹞环保创始人王洪春之子。出生于1989年,2016年毕业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取得该校化学工程专业学士学位和水处理专业硕士学位。

2017年2月进入鹏鹞环保,此前曾任职于世界500强石油化工企业道达尔的新加坡子公司。在鹏鹞环保历任公司运营部部长、总裁办主任、人力资源部部长、北京办事处经理、集团副总裁。并于2019年接替王洪春担任总裁,2021年1月接任王洪春之前在公司的董事长等所有重要职务。

采访人:E20绿谷工作室 绿茵陈

采访时间:2021年4月10日晚7:00-8:30

采访地点:宜兴富力艾美酒店一楼咖啡厅

1618797348263662.jpg

王鹏鹞

目录

看企业

01成长经历与接班过程

02鹏鹞环保能够逆风飞翔与上市时机之间的关系

03鹏鹞环保这么多年发展过程的对与错

04继续寻找更多合伙人

看行业

05布局鹏鹞第二产业

06对环境产业的看法:对于民企来说,天花板太低

07对混改的看法

08鹏鹞还可以走更远

09收购中铁环保的原因及融合情况

10调整环保领域并购

11环保青商会

看自己

12关于父亲:“环保教父”在抖音

13这两年作为总裁的表现:50分

14关于自己和家庭:我的儿子不一定要做环保

15快乐、害怕、钦佩

16友情、人生选择、座右铭

看企业

01 成长经历与接班过程

小时候我就常来公司。公司对我而言就像家一样,公司很多员工都是看着我长大的。

潜移默化之中,我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慢慢产生兴趣。我是一个典型工科男。虽然小时候成绩不好,但进入初中后,我的物理、化学、数学就开始进步,高中时候就变成我的强项了,所以大学也就顺理成章进了工程系。我的大学碰巧没有环境专业,我就选择了化工。再者,我本身对工程也比感兴趣,感觉毕业比较容易。所以我本科读的还不是环保,但后来读硕士的时候选了环保的水处理专业。

我一直对化工是比较感兴趣的,特别是石化行业,看着很亲切,但是由于石化行业的废水在国内做我认为目前风险较高,规则也比较复杂,所以目前公司没有太多涉入石化行业的环保项目。

大学毕业后,我去新加坡一家生产PS塑料的化工厂里工作。那是道达尔【作者注:道达尔公司(Total)是全球四大石油化工公司之一,总部设在法国巴黎】并购的一个新加坡企业。我当时就做现场安全工程师,从零经验开始工作了一年多,很有意思,天天在厂里跑来跑去,而且特别幸运地遇到了厂里每5年一次的大型Turnaround【工厂的大规模的停产休整】,学到了挺多的现场工程方面及管理的经验。

后来我爸说:“你在外国企业混,虽然一年赚得也不少,但是和我还是不能比的。你是我儿子,你不能一年只赚个几十万就安安份份的。”于是他劝说我回国。

当时我不是很乐意,内心还是想在外面多待几年。我和我爸商量:要不我再去念个硕士。于是我就去读了水处理专业的研究生,硕士毕业后才回国、回公司。

就接班而言,整体比较顺利。首先是我对我爸个人及其事业成就都比较崇拜,而且我觉得我的履历及我个人与企业的融合度也很高,团队也不会对我有什么看法。

二代接班的主要矛盾其实是别人不服你。他们往往会有这种心理:你这个二代啥都不懂,你凭什么管我们?你算什么?不就是因为你老爸牛逼,你叫王鹏鹞,所以让你来接管这企业。

我知道,如果不展示出我的能力,或者至少在某一方面超过他们的话,那我绝对是不可能服众的。

所以我的策略是,我承认,有些东西大家比我强,比如经验。我不跟大家比经验,我们来比新战略、新思维、跨国化,比新技术,比新商业模式。例如现在业内都在讨论碳排放、碳中和这种议题,而我学习、接受新事务、新知识相对更有优势一些。未来我们要怎么走,我会有更好的预判性。

比如说,虽然水处理等传统技术上我们周院长(作者注:鹏鹞环保技术负责人周国亚)比我强很多,但是在对未来技术趋势判断方面,我觉得我也至少不比他弱,甚至更超前一些。所以他最起码会在这一方面服我。

我们的员工对企业都有感情,也是打心底里希望鹏鹞发展得好。现在我个人认为员工们对我还比较认可。

我上任后变化很大的一点是,团队对于自己的岗位职责有了新的认识。我曾和他们说过:以前王总(王洪春)是公司最后一道防线,现在我上任了,你们经验比我足,你们就是最后一道防线,你们告诉我能投的项目我不会去质疑,所以你们要承担更多责任。

我心里当他们是师父。我心里从来不会把自己当成一个老板。当然,在公司外面员工必须尊敬我是老板。但是内心我很感激我的员工们:感激他们把鹏鹞运营得那么好;感激他们对我个人的指导和栽培,他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直支持我。

人工作久了一定会产生惰性,此时就要去激发,制造竞争,吸引人进来,产生鲶鱼效应,要提拔新人。

这就是我爸为什么换我上来。他感觉企业经营已经到了一个新阶段,此时我的加入对于管理团队来说是一个刺激。我有很多新的理念,新的管理方法,这样老的团队和我之间就会有摩擦。对企业而言,内部完全没有摩擦也不好,有不同的想法碰撞,只要是为了企业发展好,这样的碰撞都是好的。

我爸对于我接班的过渡时间,一开始是说要考核三年,实际上提早了半年。主要是我爸身体不好,很多事情都要他出面,他会头疼,后来就干脆全推给我让我去锻炼了,反正早晚的事情。

我爸经常头疼,他头疼因为他忧国忧民。他不光操心企业的经营管理,他也经常想很多其他方面的事情。作为一个企业家,他不仅仅操心自己的企业,也操心中国未来怎么发展等等。他忧心忡忡就睡不着觉,经常会为十年后的事情担心,他是很未雨绸缪的一个人。

到今年,我已经担任两年总裁,他考虑后就干脆说全都交给你吧,你管理上也会更顺畅,有很多事情让你出面也更方便。

我父亲建立起的核心团队年龄都比我大,我今年30多岁,但现在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开会时,我发现我已经有点老了。尤其我上任后,公司也提拔了一些中层干部,现在公司管理构成老中青三代人员,没有人才断层,结构也比较合理。

我们的高级管理人员的年龄比较大一点,我们有点像日本人的企业,经验还是很看重的。大家都说创新好,但我觉得创新和经验等价,经验是很多钱都买不来的,虽然创新可以引领企业赚到更多钱,但经验可以避免造成很多损失。这两种价值对公司而言是同等重要的。

02 鹏鹞环保能够逆风飞翔与上市时机之间的关系

问题背景:鹏鹞环保于2018年1月5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2014-2017年是我国环境领域PPP项目高潮期。

两者有一定关联。但是2003年我们就在新加坡上市了。我们在业内很早起步,1998年就开始进行污水领域的投资,而国内真正意义上的水务投资从2000年才开始集中涌现。

我们能那么早就看好这个行业的回报率,得益于我们新加坡上市后,自主改进了一套非常完整的投资测算规则。所以国外资本市场的先进理念、模式,我们当时就引入使用了。后来很多企业做PPP项目的时候,却连基本的测算都做得不太精准。

新加坡上市以后,我们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财务人员。我们投每一个项目都要经过很严格的测算。而PPP开始流行时,我们发现,项目收益率几乎是腰斩的,于是就决定不投。

其实当时也有过动摇。尤其是当时同行都疯狂拿项目,疯狂增长。但当时我们正好卡在从新加坡退市、争取国内上市的路上,此时公司是不可以出现大纰漏的。

当时,公司内有两个声音,第一个声音是觉得我们也应该做PPP,因为大家都在做,我们不能错过这个机会。第二个声音就是我们要坚持最初的商业原则:项目必须要赚钱,不做赔本买卖。

由于上市的时候不能有过大的风险动作,我爸还是坚持稳固经营。

我们上市后,始终强调要把公司当成未上市的情况来继续保持积极进取的状态。因为我们始终觉得经营要穿透到商业的本质,每一个基础项目的质量才是关键,而不是一味用滚动的模式确认工程收益等等一大堆追求业绩的手段。投资、建设、运营,我们使用这种商业模式的原因就是要能收到水费。有很多PPP项目的范围已经漫无边际了,当时有一些PPP项目,甚至连道路的维修保养都作为项目主要现金流。

所以,我们没有盲目跟风,上市前企业不能有太大动作是原因之一,但根本上还是因为我们坚持自己的商业底线。

03 鹏鹞环保这么多年发展过程的对与错

问题背景:2021年4月1日,是鹏鹞环保成立37周年纪念日,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有最长历史的民营环境企业。在此前一天E20主办的水业战略论坛上,王鹏鹞发表演讲,谈及鹏鹞环保做对了什么,提到了:风险意识、认清定位、最大化收益、专业技能(设备制造和运行管理)以及创新思维。做对了什么非常重要,避免做错什么也很重要。鹏鹞环保37年的发展历史中,会不会也有一些决策曾给企业带来风险,成为前车之鉴。

这个问题我没有太多发言权,毕竟我才回国4年,真正到这个企业任职只有4年。

但是纵观鹏鹞的发展史,应该说有很多好机会错过了。

有几个事情我们当时可能有更好的选择。

当年我们在上海市场占有率很高,在北京市场也有一定占有率。上海的团队有四五十人了,在上海的市场地位非常稳健。

但因为分散式处理器市场萎缩,大家都开始做工程了。我爸做出的决定是撤出一线城市,他觉得上海成本高,同时也觉得待在上海太久了。他是家乡情结很重的一个人。于是他带着团队回到宜兴,基本撤出了上海。

以前我们在上海有生产厂、有地,有几百套房子——房子是因为当时别人欠我们钱,就用房子抵债。

这一波完全撤回宜兴,从战略上看,挺可惜的。如果当时能在上海坚持住的话,公司比现在的规模可能要大好几倍吧。毕竟在上海、北京,我们在人才、政策、市场嗅觉等各个方面都会更好。

我爸是农民出身,他很踏实,很刻苦,但他也很恋家。以前在上海,他恋家到什么程度呢?即便陪客户到十一二点,他也要在凌晨三点赶回宜兴。

此外,在1994年,我们有一次上市的机会,是当时的环保部给我们的。但当时觉得我们的产品卖得很好,自己又有充裕资金,何必要去上市?我们没有对资本市场做认真研究。如果选择当时上市,相信对我们的推动也会非常大。

我们经常总结自己,在决策上面也会有一些失误,但总体来说还是正确的。另外就是我们的时运,也不算太差。

04 继续寻找更多合伙人

问题背景:某企业家评论行业里两位资深大佬,说,他们俩仿佛还在清朝呢,没进入现代企业范畴,心里永远是“我是老板,你是伙计”,真正有本事的人都不愿意在他们那里待;人家鹏鹞环保也是家族企业,为什么能笼络人才?

合伙人概念很早就有了,律所、投行都有这种模式。

企业发展需要人才,但随着社会发展,大家对于自己的要求也不一样了。

以前都是“我是雇员、你是老板”这样的合作关系,但现在慢慢变了。很多有才能的人,他会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老板。合伙人这种方式满足了他可以当老板、当经营者的要求。同时,对企业来说,如果我们一味地雇高薪人才,人力成本也是很重的。比如说一个高端项目经理,100万年薪够不够?不一定够,或许400万都不一定够。

所以说合伙人模式有效地解决了我们人力资源上面的一个问题,让我们这个平台吸引更多有能力的人,同时各方受益方式有所改进,合伙人自己也会有更多自主权。

合伙人分为业务、投资、技术等等各种类型的。我举一个水务板块技术合伙人的例子。

机缘巧合,我的一位业务合伙人告诉我有一个净水装备供货单。但我们现在的装备主要是污水方面的。我表示试试看能否迅速打造出净水装备。

我召集我的技术部门开会,技术部门告诉我:实现起来比较难,因为我们太久不做净水装备了。我的感觉是“我们是不是和市场脱节了,怎么可能做不出来?”

我就找了专门做净水装备的一个小技术公司,说要我们鹏鹞这种装配式的净水设备。这个公司负责人也知道我们公司的装配式设备。他说:“这个太可以了,我们都做过;但我们用料是碳钢的,你们的是不锈钢的;我们有现成的工艺,可以做得很好。”

我说:“你结合我的PPMI平台,帮我做一个试试看。”这家小公司总共用了半天时间和我们设计院沟通,把钢材换成不锈钢材料,通过我们的模拟来测算它的结构受力,完全都OK。别人的工艺得到过论证,我们的结构模式也得到过论证,于是很快我们直接出品了一个用于净水领域的全新的成熟成品。

于是我们就签约了。我们负责产品生产及团队销售,他们同时也进行市场推销。卖出这个产品产生的利润按比例共享。

这就是我们的技术合伙人。他们借助我们鹏鹞平台,迅速实现了一款不锈钢全装配式的净水器产品的生产制造,同时也通过我们的业务网络,一下就做到2000多万的业务。

PPMI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用,我更喜欢把它做成产品的平台。未来我想做一个类似乐高比赛那样的PPMI比赛。【作者注:PPMI指的是鹏鹞环保自主研发的PPMI装配式污水处理厂成套技术装备及工艺】

这就是我的思路。我觉得好东西就是要这样,形成好的结构形式,有更多的厂家参与进来,头脑风暴后大家一起形成新共识,这就是建设未来水厂可选择的一条路径。

这种市场趋势形成后,大家会广泛接受这种模式,这对于做装配式的同行鹏凯环境、合续环境、泰源环保等等都是共利的好事。我也希望有更多同行加入。即便各家产品、设计、工艺上有点区别,那也是好事情,这对于水厂是一个新的结构模式,对于整个产业推动会很大。

看行业

05 布局鹏鹞第二产业

我们的投资版块一直采用合伙人制。

除了我们自己一直在投资的水务领域,我们也做了很多产业外投资。比如疫苗公司投资,我们运气还不错,当时3个亿的估值投进去,现在马上准备港股上市,预测能到60亿市值,翻了20多倍。此外我们还投生物柴油、电子浆料等项目。

这是在为未来的第二产业布局,我找了很专业的机构和我们合作,作为我们的投资合伙人,选派专门的基金经理和调研组来配合进行决策。当然最终决定权还是在我们。

在投资方向上,我并没有限定得过于小,我倾向于较为开放的选择。我向他们描述过一个我期待的第二主业,比如我说希望做to C端,这就和环保有很大区别。我认为to C端市场的天花板更高,可能更适合民营企业存活。

现在,我要求他们对于那些to C端行业壁垒较高的项目多投一些,以小股权的方式参与,让我逐渐找到不同产业的感觉。经过1~2年的投资后,我再挑选重点板块进入。

现在环保板块带给我非常稳定的现金流。我希望在做好主业的同时,逐步布局我们未来的第二产业。

环保行业天花板清晰可见。对企业来说,未来发展很有限。国内业内体量最大的公司北控,也就占有个位数的市场份额。环保行业要酝酿出千亿级的公司是非常困难的,而且环保公司资产比重太大,对企业快速发展来说也是具有相当难度的,特别是民企。

现在我们的环保主业保持着每年15%-20%的增长,我希望通过未来几年的时间,再布局一些新的产业。资产配置60%的资金会投在环保版块,30~40%的资金投到新产业。

我们计划今年利润的一半投在其他产业,除了主营环保业务意外,再做一些其他资产配置。有时候,我们进入一些行业,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投资标的作为我们第二主业还不够成熟。虽然投资收益也较为丰厚,但是对于公司的推动不是太大,我们纯粹只是一个财务投资人。感觉不对就退出,退出以后就赚笔钱,就跟艾棣维欣(作者注:一家疫苗公司)一样。后来经过多方考量,我觉得疫苗目前不可能成为我的第二主业。

小股权在其他产业投资业务,虽然可以赚钱,有的赚得还不少,可以用以补充现金流,但对于公司的推动不是太大。我真正想要做的,是通过投资找到第二主业。未来我们的第二主业有可能是在电子行业或者是新基建里面。

鹏鹞的环保主业拥有非常成熟的团队,而第二产业就是完全不同的,我需要重新打造全新团队去做。

在总裁这个位置上,打个比方,我感觉就像是画一个绝对的圆,主营业务这一块,公司已经做到很接近圆了,如果我继续把所有精力投入这个方向,那投入产出比并不是很高。但是在新兴产业,特别是在中国刚刚起跑的领域,像芯片产业等等,是我想要投入更多精力与资源的。

06 对环境产业的看法对于民企来说,天花板太低

很多业内的人包括我老爸都说,环保市场在不停变大,我也同意,因为如果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标准的话,那我们甚至要超越国外发达国家的环保要求,为了追求这个目标,环保能做的事情非常多,未来市场确实很大。

但是环保市场我个人认为很难孕育超级公司,说难听一点,它就是社会的一个“负担”。环保就像现在说得很热闹的“碳中和”一样,虽然会产生很多的商业机会,但说到底它最后形成的东西,是不是创造了更多的价值很难评定,当然你拿50年来看会有,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太长线了。直观来说,现在的环保碳中和,其实会让消费者买更多的“单”,比如,一台更环保、更碳友善的手机大概率上一定是更贵的。

我理解的超级产业是你可以在可预期的时间段创造大价值,大力推动社会、经济前进的产业,而环保产业更多时候是配套产业,产生的短线价值很难体现。

芯片、半导体、汽车是超级产业,创造了很多社会价值。环保更多是在可持续发展上面进行投入,碳排放也一样。大家现在都在说3060【作者注:我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简称“3060”目标)】,但实际上都是需要社会投入,建设更多环保设施,建设碳捕捉设施。还要大家更自律。

现在把碳定性为污染物了,要把它抓住【作者注:此处王鹏鹞说了英语,采访过程中他有几处使用英语词汇,因为都是较为专业的词汇,所以我认为他是为了他心目中的准确表达】,或者是把它去掉。对于我们环保人来说,我很开心有更多的业务机会,但是我觉得对比超级产业的话,环保不会出超级大公司。

环保行业超级大公司,你看世界500强里才两家,全球市场占比0.4%。【作者注:这两家指法国的威立雅和苏伊士,日前两家公司已官宣合并 →快讯:威立雅和苏伊士宣布就合并达成一致】

有时我和我老爸说你选错行了,他也挺同意的。我说你这个行业天花板真低,一眼就看见了。

07 对混改的看法

问题背景:2020年产业洗牌洗得很猛……五年以前,行业洗牌是大企业吞并小企业,现在的洗牌是龙头企业的洗牌。过去两年大约有20家行业仰慕的龙头企业实控人发生变更。以前“洗小牌”的时候,看上去是一种旁观者的角度,但是“洗大牌”的时候,行业多多少少会有些震动。——傅涛《高质量背景下的双百跨越》

央企、国企也会和我们谈合作、并购等,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收益率要求,不能以过高价格并购。央企、国企很敏感的,给我的价格如果跟给同行的价格相比有明显差异,人家就怀疑你是不是有利益输送。和央企、国企合作、做买卖,需要两厢情愿才行。如果它愿意花这个价格买,我不愿意在这个价格卖,那当然成不了。

而且,我们在环保行业这么多年,整个团队、员工对行业、对公司是非常有感情的。

我爸以前说过,在这个世界上,第一重要的是他妈,是他妈生他养他。第二重要的是公司,第三重要是儿子。这是他的排序。

公司对于他是非常重要的,他倾注了毕生精力。不仅仅是他,我们的团队蒋总(蒋永军)、吴总(吴艳红)、周总(周超)、木兰总、周院长等等,这些团队成员都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在公司,是他们毕生的事业。我们把这个企业再做下去,这是一种情感,一种责任。

我们从来没考虑过卖,有一些央企、国企谈过战投什么的,我就说如果你们实在想要合作的话,项目端合作吧,这样把我的资产变得更轻一点,我回收更多现金做其他事情。

08 鹏鹞还可以走更远

我们中国人做企业还是不太一样的。如果是外国人(比如美国人),可能做差不多就卖了,把公司当自己的一个产品,做到峰值的时候,理论上应该卖掉,对吧?或者觉得它没有发展起来,那就卖掉。但很多中国企业家不一样,有点像日本的企业家,家族情怀很重,我爸把企业当成了自己的一个儿子一样,所以这也是他给它起名为鹏鹞的原因。

我对这个企业也是非常有感情的,而且也不是说环保不能做了,环保其实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从思想上来说,我们的企业不是到了终点,而是新的开篇。第一我在主业上要稳扎稳打,第二我想孵化更多的产业。未来也不一定要叫鹏鹞环保,可能叫鹏鹞股份或鹏鹞科技或者其他什么。因为我觉得鹏鹞代表的只是一群人和一种精神,做环保可以做得好,其他产业我们也想去做。

你看3M,之前是做农用机械的,现在它是材料学的老大。国内的三安光电以前是做发光二极管的,现在做半导体。转型的话,有很多成功案例。

而且我们的尝试转型是非常爽的。我们主业现金流很稳定,增长很稳定,现在我们的转型不是被迫转型,是主动转型。我们的转型过程不拧巴、不痛苦。有钱可以投一些小的产业,找找感觉,再投3家、4家,这样的转型无痛。

宝马、奔驰现在的转型就很痛苦,电动车一出来,对传统汽车是毁灭性打击,不转就是要出事的。

09 收购中铁环保的原因及融合情况

问题背景:2018年年末,鹏鹞环保收购中铁城乡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铁环保”)51%股权并增资。中铁环保总部在无锡,原名中铁十局集团第十工程有限公司,隶属于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而中铁十局是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央企)的骨干单位之一。此次并购,鹏鹞环保收购了由中铁环保除李亚兵、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外的13方股东的51%股权(对应3,111万元注册资本),以经审计净资产作价协商确定的价格转让,股权转让价款总计为4,739.9143万元。

当时的收购是出于完善产业链的目的。之前我们有工程资质和环保资质,但是当时中国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一级资质只能有一张,我们选择了环保,工程资质就不得不放弃。

后来我们的业务模式在变,承接了大量市政工程,我们需要资质去做这个事情。没办法的时候只能和别人合作,一部分收益是要给别人的。

我们上市以后,现金流很好,正好有了中铁环保这个机会。我们双方很早就认识,就干脆并购,完善我们产业链上的资质。

我们也希望可以给它助力,让它对外做一些工程,帮其他环保企业做配套,或者自己去承接一些项目。

中铁(环保)其实挺牛逼的,三年对赌他们已经完成了。我也在把两个团队糅合,以后都变成我的工程部,都是用鹏鹞这套逻辑在管理。

做工程的话,中铁(环保)的业绩非常优秀,不管是大型水厂、大型市政工程,还是管道工程都是非常强的,像长江一次性沉管工程,而且在工法上有很多创新。

现在我给他们的一个要求就是,和我们工程部合并以后,不仅是要对内做工程服务,更重要的是向外提供服务包。

现在市场上的工程都在变,以前工程就是干体力活的,所以赚不了多少钱。我现在要求他们得干脑子的活,就是说工程要为效果负责,一定要和效果连接起来,那么才能用上鹏鹞全产业链的优势。

谈工程要更多的是让用户为效果买单。比如说城市管道需要提升的话,我不会告诉你我来做你的管道工程,而是告诉你,你的收集率会从现状提高到多少,提升几个点,用这样的效果去说。

在你们今年的水业战略论坛上听到北控李力总也有同样的说法。实际上他们做的工程不是考核你工程做得多好,而是考核断面到底提升了多少,政府买单就是为了这个效果买单。所以我认为未来是这种模式的话,你的价值就更高,因为你做到了脑子干活,而不光是身体干活,这才能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10 调整环保领域并购

在环保领域内的并购,脚步慢了很多,之前我们在固废领域并购了几家公司,效果不是太好。后来我们研究,其实小体量的环保型并购,成功概率不是太高。你并购回来是要负责给它做大的,我们之前并购、合作的企业效果都未达预期。现在我们做得好的固废项目,都是我们自己管理的,像我们的长春、亳州项目。

后来我们就发现,与其去并购一些环保界内的小公司,不如自己培养团队来做,根本不难。而且很多固废装备和我们水装备的生产还挺接近的,现在有些固废装备我们已经开始自制了,特别是我们有了智造园(作者注:指鹏鹞环保科技创新园)之后,做这个事情就更简单了。

现在,环保上面我们更依托于自己的团队,我们团队的能力真是挺不错的。我以前也没比较,并购了一些公司以后,就发现,我们公司团队能力很突出,虽然土了点。但我们不管是工程能力,还是运营管理能力,真的是全行业挺优秀的一家公司,不说最优秀,但是至少前几名。

11 环保青商会

问题背景:采访当天下午是宜兴环保人年会,王鹏鹞除了代表企业发言一次,还作为青商会会长发言。青商会基于宜兴,由环保“菁英营”改名而来,环保是其主题,青指20-40岁的青年,商会指做生意的团体

其实我们这个会有两位副会长,还有一位秘书长,日常主要是他们在做。说青商会有点大了,我更喜欢把它做成一个环保人的俱乐部,北京有很多这种性质的俱乐部,只是宜兴没有。

我更多希望把它做成一个精简型的企业共享资源平台,有好的项目大家几个朋友私聊,看看能不能投,是否可以协调一些关系。里面的一帮朋友,我希望相互之间有点促进,我也会把一些金融界的朋友聊进来,因为有一些企业可能有上市的需求,希望可以带进一部分券商或者投行资源。

我不想要一个500人大群,我只想要关系比较近的50个人左右的组织,这是我的想法。可能实际上做到20个人左右就差不多了,有点像私董会这种感觉。圈子不大,但是圈子里确实有一些资源共享。

机制是有进有出,现在有16家,慢慢再进来一些。过几年看大家聊得来的,互相有信任基础的,那再把这个圈缩小。没必要去打造一个很大的圈子。

看自己

12 关于父亲:“环保教父”在抖音

我和我父亲之间沟通上没有什么大的矛盾,思想高度一致,风格稍有不同,他更张扬,我更内敛。我们两个对于公司未来的看法,对于环保的看法,对于新产业的看法是高度一致的。

在公司里,他在很多事情上都很支持我,他做的决定我也很支持,很少有矛盾。顶多是一些细节的东西,我觉得红的好看,他说蓝的更好。大是大非上我们的战略决策高度一致。

我父亲是导师型管理者,他很擅长教别人怎么做,其实他跟员工,是半师徒半同事关系。

他会当老板、会吹牛逼,但他实际上说的和做的未必完全一致,不能光听他说。他说得可能很激昂,但他实际上做的时候非常务实,投资风险极小。

他看起来个性张狂,做项目的时候却非常保守,项目测算、风险控制做得非常好,这是他个性的两个极端。

对我的决定,我爸有时候心里反对,但他也让我去做了。只要不是风险太大的事情,原则上不会亏掉大几千万的,都是我拍板。

投资上面他最多把把关,会问:王鹏鹞你想清楚了吗?

那我想清楚了,也论证完了,风险控制,该做的我也都做了,如果实在出了意外那也没办法。

3000万以下的基本上是我直批了,他看都不看,3000万的,他可能看一眼,因为我也不可能坑害他,不可能坑害自己的企业。

管理有元帅型和将军型的,我父亲是元帅型,他要指哪儿打哪儿,将军型的人更喜欢亲力亲为一起冲。

现在有些场所我可以代替他来,有时我去了以后效果不一定会比他差,那他现在就很爽了,彻底成为元帅,对着我指点江山,还安排我的行程。有的会议、活动,有的地方,本来我也是决定要去的,但是被他安排,或者时间点和我心目中的时间点不太一样,我就有点不爽,但我是他儿子,没办法。

也说不上有多难受,多年父子如好友,我太了解我爸了。现在在公司他毕竟还是老大,我很有政治觉悟的,站位站得好,二把手就要有二把手的样子。这就是我们家族的一个规矩,长辈在场的话我们很少说话。如果这个采访我爸在场,那他一定是主角,我只会补充一些信息。他不在,我就多说,角色转换要记牢。

我有一颗平常心。我爸完全退休,那还是要很长时间的,他忙惯了,闲不下来。今年我接任了董事长等职务,公司决策,很多事情我爸已经不参与,他也不想参与。但他想管些东西的时候,你必须让他找到存在感,你理解吗?

我也不能说,以后这个事情你就不要管,就我来管,我觉得没有必要这样,而且我们在企业发展理念上一致的。

如果企业真的到了两极分化的时候,我们再来决定:为了企业好,我们到底该听哪个的。现在没到这个阶段,而且我觉得现在也挺好,我也很喜欢有个人帮我把把关。

有些项目投资决策的时候,我也会问问他的意见——虽然他会说你去定。我跟他沟通决不会问“投还是不投”,第一句话我会告诉他这个项目要投,为什么要投,1、2、3、4、5,几个点,清楚说出来。他也会把自己担心的点说出来,但是他不会否定我,而是让我来决定。

我父亲现在有一个抖音号“环保教父”,很好玩,他说的东西和环保没关系,有一些理论很有意思,也会有点夸张,还挺接地气。他希望把他做企业的经验,传播给别人。

13 这两年作为总裁的表现:50分

说到成就,我觉得我现在啥成就都没有。做总裁这两年的表现,我给自己打分最多也就50分吧。主要是看你定的标准是什么。

我们企业其实有这么好的平台,应该要做更大的生意,但我觉得我还是太慢了。现在市场那么好,机会那么多,特别是一些同行出问题的时候,我们还很好,理论上我应该要爆发,但是现在苦于人才不够用,团队不够用。

我觉得企业还有很多地方可以提升,我自身也有太多地方可以提升。所以现在大力推合伙人模式。

企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团队,是每一个人的事情,根本不是哪一个总裁或者哪一个人的事情。

当然公司的决策者,会决定公司的导向在哪里。但是决策者只是指方向,至于你到底能跑多远、跑多快,是整个团队的事情。我们二三十个核心高管,每个人都要花力气,不然的话是不可能的。

就算是我爸,那也不可能说过去的成绩全是因为他一个人,这不可能。他就一个人、一张嘴能干出什么事情?当然我觉得领导人的重要性也是毋庸置疑的,带领团队,建立起你的文化和执行力。

14 关于自己和家庭:我的儿子不一定要做环保

1618797474847082.jpg

王鹏鹞夫妇

我从小很内向,自己一个人玩玩具。运动方面是喜欢打高尔夫球,我能外向到哪儿去?就自己一个人都能玩的游戏。我想如果我更外向一点,我会更舒服。

如果说才华,我希望拥有老虎伍兹或者麦克罗伊那样的高尔夫球高手的才华,这应该是我最希望拥有的才华。

我小时候最喜欢的职业是医生或者是厨师,现在是煮方便面高手。

我挺理性,遇到事情更多时候是寻求解决方案。我妻子就很理解我这种脾气,她有时候生气,会希望我来劝劝她,但我会一直寻求解决方案,她听后感觉就豁然开朗。

现在我的儿子一岁半,已经比较淘气,会瞎跑了。至于说培养计划?我还没想那么远,但我妻子已经在想了。

我儿子叫程远。在名字排辈方面,我们家族新启用了四个字“鹏、程、万、里”。我这代是鹏字辈,我儿子这一代是程字辈。就管四代人吧,以后他们再想新的字。

我儿子现在的教育主要我妻子在管,在这方面我主要是以身作则,和我爸一样。

我从小也一样,我妈管我比较多,我爸基本上属于放养模式,就是以身作则。

我发现小孩太会模仿大人了。我喜欢打高尔夫球,但我从来没有要求我儿子去喜欢打高尔夫球,但是他看我天天早上练晚上练,他现在才一岁半就会挥杆,很好玩,虽然打得不好,但是你就知道小孩的模仿性是多强。而且他看着自己爸爸的那种感觉就是看一个偶像的感觉。

我想,他长大后不一定要做环保,也不一定要继承这个企业。

15 快乐、害怕、钦佩

对我来说,比较快乐的事,就是在一个比较闲的下午和几个朋友打高尔夫球。最喜欢的旅行地是夏威夷,打球、购物、爬山,什么都行,太方便了。

但实际上真正的快乐,还是公司发展更快、更好。我当然是希望以后很牛逼的业界大佬里面能找到我的名字。

我不是一个工作狂,我不会说一定要在办公室待到几点。但是心里有事情的话,我会在非睡眠时段不停去想,就像我在打高尔夫球的时候很讨厌自己有心事,但是我又会不停去想——所以我打得不好。

如果第二天有个演讲,那我脑子里会不停在练——我到底要说哪一点,要怎么说;或者公司要开例会,我也会不停去想自己要说的事。感觉就是:看起来在休息或者在家里躺着看儿子玩,但是脑子里还是在想工作。

我并不希望大家陪我来加班,没这个必要。

作为老板,我觉得处理日常的事情可能百分之三四十的精力就可以了,更多时候是要去想公司下一步该怎么干。

如果说害怕的事情,没什么特别的。不过我害怕坐过山车。我是不喜欢命运被别人掌控的感觉,这让我害怕。可以去开赛车、去冲浪、去滑雪,只要是我自己控制的。你要我去坐过山车,我会毛,就是因为我觉得命在别人手上,坐飞机我也有点怕,因为我不是驾驶员。

今年2月19号过生日,我就吓了一跳,我说怎么都33岁了(作者注:虚岁)。我回国一转眼4年了,我觉得在40岁前你必须要有所成就,因为这是最好的奋斗年华。我一看距离40岁只有7年了,我的天!我希望赶紧有所突破。

父亲是我最钦佩的人之一,我以前也很钦佩乔布斯,他的每一个演讲我至少前前后后看过十遍,每一个元素都仔细观察,他真的很牛逼。

关于演讲,我没有模仿谁的风格,但是我有认真练习。我爸说话有他的风格,乔布斯有乔布斯的风格,我有我自己的风格,我喜欢节奏快一点,把要讲的事情表达得更直接、更准确。我会对着镜子练习我的演讲。

16 友情、人生选择、座右铭

我最看重朋友的特点是积极向上,听起来不对,但实际上我的朋友都是比较积极向上的。我觉得这个还挺重要。有很多时候,我问朋友你最近在干什么,他们说:我最近在搞什么什么东西,我突然就觉得:我靠,我最近太懒了。我不能这么懒。

其实这些问题你应该和我爸问,他说出来的会比我说的有意思。我的性格曲线比较平稳,就是情绪稳定,他的起伏幅度会比较大。

如果能选择的话,希望什么东西重做?我觉得我的选择都还比较妥当,没有什么事情需要修改。但是,如果我在大学选课的话,多选一门写作课该多好。

还有小时候应该好好练字,现在写的字除了签名,其他都不能看,太丑了。我写的东西秘书都看不懂。我父亲写的字,比我写的还要丑。但他不承认啊,还把自己写的字做成了一个工艺品摆在我家。

要说我的座右铭的话,那是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这一直是我对人生的看法。做事情的话还是要一件一件做好。就像我说我要去做第二产业,要介入更大的市场,最重要的是你要迈出哪一步。你要慢慢去培养自己的团队,投一些项目。但是,要看得远一点,就是希望未来自己也成为某一个行业的大佬。

本文作者:绿茵陈

image.png

绿谷工作室是E20环境平台特别成立的深度内容生产部门,立足产业使命,透析产业变迁,挖掘产业故事,访谈产业人物,展现环保情怀。由谷林、全新丽担纲主笔。

编辑: 陈伟浩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