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2-20 13:38
来源:危废产业
随着疫情的发展,医疗废物大量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安全合理及时地处置医疗废物,筑牢疫情防控的“第二道防线”,是对各地医废装置处理能力的严峻考验。
为应对疫情,自1月份以来生态环境部已紧急印发《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废物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管理与技术指南(试行)》,并组织编制《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应急处置医疗废物工作相关问题及解答》,要求各地可根据本地区情况,因地制宜选择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技术路线。
2003年SARS爆发后,医废处置行业快速发展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医疗废物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第一号危险废物(HW01),包括五大类——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化学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医疗废物危害性严重,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高污染性,需要加以严格管理。
相关研究表明,医疗垃圾引起的交叉感染要占总交叉感染率的20%以上。医疗废物极易成为疫病的传染源,如果管理不严或处置不当,容易引发医废污染事故,对周边居民的人身安全和当地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害。
我国医废处置行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2003年“非典”爆发,我国医疗废物处置能力严重不足的短板充分暴露。国家迅速出台了一系列管控医疗废物的法规和规划,各地加紧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对于大中城市来说,目前医废处置行业相对成熟,医废基本实现完全处置。
截至2018年,200个大、中城市医疗废物产生量81.7万吨,处置量81.6万吨,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医疗废物处置率99.9%,基本已全部得到妥善处置。
全国大中城市医废产生量(万吨)
2018年200个城市产废82万吨
数据来源:《2014-2019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备注:历年发布信息的城市数量有所差别
疫情之下,医疗废物处置压力凸显
疫情严重城市产生的医废:以武汉、黄冈、孝感为例,三地各有一个医废处置中心,处置产能分别为50/10/5吨/天,日常接近满产状态。
截止2月12日,此次疫情中武汉、孝感、黄冈分别有30000、2616、2177人确诊。保守估计确诊的住院患者每人每天产生1kg医疗废物,则武汉、孝感、黄冈每日将新增30/2.6/2.2吨医疗废物。
随着大量的病例门诊量,疫情重灾区城市的医废处置需求呈现明显的增长,给当地现有医废处置系统带来一定压力。
2月11日,全国医疗废物处置情况一览表
注1:湖北有55.8吨/天的应急处置能力可随时启用,上表数据不包括
注2:当日集中处置57吨(含库存10吨)
截至2月12日,武汉全市医疗废物实际处置能力为100.5吨/天,比疫情发生前增加50.5吨/天。
医废产生量和处置能力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缺口
截至2月11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数据,全国现有确诊病例38800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4653例。
截止2月17日24时,全国现有确诊病例58016人,累计确诊人数72436人,湖北省现有确诊病例50338人,累计确诊59989人。武汉市现有确诊病例37152人,累计确诊47252人。
疫情数据对比情况(2月11日与2月17日)
对于全国湖北以外的其他城市来说,直接感染的人群带来的医疗废物处置需求增长或不会太显著,现有医废处置系统可基本满足。但对于湖北省尤其是武汉市来说,医废装置运行负荷富余能力已无法满足现有确诊病例增加幅度带来的医废产生量,医废产生量和处置能力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缺口,并且还存在部分医疗机构医疗废物转运不及时的问题。
随着肺炎疫情的发展,生态环境部及时为医疗废物的应急处置出台了标准,可采用可移动式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工业炉窑等设施应急处置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实行定点管理,也可跨区域协同处置。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疫情严重地区积极统筹协调可利用的运力和处置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缓解了医疗废物的处置压力。
例如针对医疗方舱产生的高致病和高传染性垃圾,则由车载式高危医疗垃圾焚烧设备解决。车长仅17米的移动装置,处理能力可以达到5吨/天。排放执行《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
随着确诊病例增加产生的医疗废物处置费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发达国家医疗废弃物产生量约为0.5kg/床位/日,而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单位医废产生量更高,约在0.5-2.5kg/床位/日。目前我国还没有全国统一的医疗废物处置收费法规。据了解,各地的收费模式大体分为三种,包括按实际重量计费、按床位计费、以及按床位是否固定来计费。 而在收费标准方面,各地标准不一,通过统计55个城市的医废收费标准总结出:
按床位计费的,计费标准从1.1-2.8元/床/日不等;
按重量计费的,计费标准从2-5元/公斤不等;
按就诊人数计费的,计费标准从0.05-0.12元/人不等。
截止2月17日24时,全国现有确诊病例58016人,累计确诊人数72436人,湖北省现有确诊病例50338人,累计确诊59989人。武汉市现有确诊病例37152人,累计确诊47252人。
以按床位计费计算,计费标准保守选取按1.1元/床;住院天数,除了湖北以外,全国出院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是9天多一点,湖北省平均住院日是20天。
疫情背后,暴露出的医疗废物处置问题需高度重视
为应对疫情,各地纷纷建立传染病医院,医疗废物处置方式大致可以分为院内处置和定点集中处置两种,火神山医院医疗废物采用的就是院内处置方式。火神山医院现场配有两套焚烧设备,医废处置系统(4吨/日)可满足近3000个病人床位的医疗废物处理需求,确保产生的医疗废物日产日清。
经过各方努力增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58个地市医疗废物处置设施运行平稳,医疗废物尤其是涉疫情医疗废物基本实现了日产日清。但是这期间暴露出的问题也需要高度重视,并尽快予以解决。
1、个别地方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基础设施严重短缺,疫情期间医疗废物的应急处理能力需合理规划。根据现有医废产生量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科学评估预测所需处置设施规模,做好应急预案,比如把移动式设备作为应对举措,可以保证医疗废物就近处置。除此之外,生活垃圾、危险废物焚烧炉等也可以进入“预备队”。
2、加强医疗废物日常监管,要确保医疗废物应收尽收,实现安全妥善处置。 目前,医疗废物处置情况已经被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范畴。对于基层医疗机构数量多、分布广、规模小的特点,其医疗废物处置成本高、监管难度大,是医废处置管理的薄弱环节,更要加强监管。
总之,安全妥善处置医疗废物,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在当前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更要守住这道防线。各地要在此次疫情中总结经验和教训,补齐短板,使医疗废物处置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素材数据部分参考:澎湃新闻、中国环境新闻、国泰君安证券研究等
编辑:陈伟浩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