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20+央企国企齐聚环博会,环境产业格局变了?

时间:2021-04-08 09:25

来源:环保圈

作者:伏波望族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主办的《环境界》在其文章《2020年环境产业现象微观察》中也总结道:

  在这一轮混改热潮过后,环境行业呈现出三大现象,其中之一就是“产业格局,特别是产业头部格局已经发生明显变化,国资主导的新局面已经日渐明朗。”

  据介绍,截止2020年底,2020中国环境企业50强中,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已升至35家,民营企业变为15家。而在2018年时,两者的数量还基本持平。

  此外,从整体的营收规模来看,民企也出现两极分化,营收在20亿~50亿的民企出现断层。

  还值得一提的是,50强中以固废为主业的民企较多,水务企业所剩无几。

  我想,这其实才是环博会上,央企国企多了的根本原因,因为产业格局已经发生了根本转变。

  产业格局的变化,其实去年就发生了。只不过当时因为疫情的特殊因素,央企国企没来参会,所以没有显现出来。今年一切恢复正常,这一现象也就凸显了出来。

  民营企业回归运营

  环境产业的格局为什么变了?从根本上来说,是发展阶段变了,产业升级了。

  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不同的环保政策,也决定了不同的环境产业形态。

  最早,我们国家还是经济发展至上,“唯GDP论”,环保可有可无。这就决定了那时候的环保政策是比较软性的,当时国家级的环保部门还是叫“国家环保局”或“国家环保总局”,级别偏低。环境产业的需求也不旺盛,有些甚至是应付检查的“假设备”,环境企业自然规模也比较小。

  后来,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快,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不治理不行了。于是“国家环保总局”升格成了“国家环保部”,提出了一些环境治理要求。但刚开始也只是一些点状的治理,释放出一些需求,有,但是不大,国企看不上,民企就进来了,赢得了一些发展空间。环境产业初具规模,民企还是主要力量。

  再后来,也就是最近十年吧,经济发展慢下来,进入“新常态”了。环境治理逐渐成为“刚需”,环保部门越来越强势,“国家环保部”再次升格成为“国家生态环境部”,“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纷纷颁布,开始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环境治理,这就释放出了大量的需求。

  市场虽然大了,但要求也更严了,难度也更高了。以前一个污水处理厂,边界清晰,付费模式明确,民营企业做起来得心应手。而现在,新的河道治理、水环境项目都是全流域,厂网河一体化的治理,边界比较模糊,付费模式也不明确,需要的资金体量更大,承担的风险也更高,民营企业做起来也就有点吃力了。

  同时,由于项目大量释放,全国各地都掀起了环保PPP的热潮,这个领域突然成了“蓝海”,以前国企看不上,现在则纷纷趋之若鹜,大量“野蛮人”涌入,竞争也更加激烈了。

  总的来说,就是整个产业升级了,需求更大,要求更高,竞争更激烈,与此对应要求环境企业的自身实力也更高,民企的实力就有点跟不上了,国企则更加游刃有余。

  这也是为什么,这两年环境产业“混改”这么多的原因。虽然有一部分企业是被动的,因为前两年步子迈得太大,风险暴露,不得已才“卖身”。但也有很多是主动要求“混改”的,为了提升自身实力,把握更多机会,比如国祯、中持等。

  大家的目的其实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增强自身实力,从而匹配升级后的新的产业形势,适应新的市场。

  以上这些,就是环境产业格局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也是环博会上央企、国企越来越多的根本原因。

  如今,这一轮混改大潮已经基本接近尾声。未来,按照《2020年环境产业现象微观察》一文的判断,环境产业将形成新的“国民合作”分工:

  随着“国民分工”的明晰,民营环境企业战略后移,逐步以国资联合体成员的形式回归水务市场,未来将担负起项目整体实施过程中“专业运营管理”的角色。

  第22届中国环博会将于2021年4月20-22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作为环博会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E20环境平台也将参展本届环博会,并与主办方联合打造为期三天的精彩活动和丰富的互动环节,在以往基础上再升级、再创新,与主办方一起合力发挥自身优势业务,帮助优秀环境企业把握产业脉搏,突出自身优势,加深企业间交流。敬邀您的到来:

1617845692523591.png

12

编辑:徐冰冰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