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光大环境胡延国:碳中和过程中,没有人愿意成为孤岛

时间:2021-09-22 10:19

来源:中国固废网

作者:徐冰冰

中国光大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国内的垃圾焚烧和环境治理龙头企业,除了做好减污之外,也在践行国家的双碳战略,做到了减污降碳协同发展。9月13日,光大环境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副总裁胡延国在“2021(第九届)上海固废热点论坛”上作了题为“蓄势起航,拥抱新未来——‘双碳’背景下光大环境的发展思考”的发言。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中国光大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大环境”)作为国内的垃圾焚烧和环境治理龙头企业,除了做好减污之外,也在践行国家的双碳战略,做到了减污降碳协同发展。9月13日,光大环境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副总裁胡延国在“2021(第九届)上海固废热点论坛”上作了题为“蓄势起航,拥抱新未来——‘双碳’背景下光大环境的发展思考”的发言。

微信图片_20210922102439.jpg

胡延国

 “双碳”目标下各行业的发展路径

胡延国表示,碳中和从本质上来讲,是从资源依赖走向技术依赖的发展转型,核心还是绿色创新发展。

具体来讲,资源推动型的发展模式随着不断的发展,资源不断稀缺,乃至枯竭,必然导致发展成本增加,发展后劲不足,不可持续。而技术推动型发展模式所依赖的是技术,而技术是不断进步的,技术的进步是可以叠加和积累的,技术永远不会退步,从而让发展与能源和资源脱钩成为现实。

“双碳”背景下,经济模式将发生改变,行业地位也将重塑。在选择商业模式的时候要考虑不同阶段的碳成本水平,比如,生产时需考虑碳成本,销售时需考虑碳税,产品信息中需添加碳标签。“只有以创新驱动的低碳企业才能取得优势!”胡延国指出。

现在各个行业都在研究双碳目标下的实现路径,胡延国介绍了部分重点行业的碳达峰可能路径,包括电力、钢铁、水泥、化工、建筑、交通等行业。商业模式选择上,需要在碳经济的约束下,比较碳成本变化,包括碳税、边境税等。

微信图片_20210922102512.jpg

他提到,中国实现能源碳中和的技术路线图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2021-2030)碳达峰阶段、(2030-2050)碳中和关键期以及(2050-2060)碳中和决胜期。

“节能降耗水平是检验一项技术的重要基础。”胡延国介绍,碳达峰阶段,降低工业能耗、降低消费电耗、大型火电厂降低煤耗等节能减排技术将成为主流;碳中和关键期,“光伏发电+储能”、“风能发电+储能”、核能发电、水能发电等零碳技术将会成为核心技术;碳中和决胜期,绿色氢能、生物质燃料的零碳技术以及“生物质+碳捕捉的负碳技术”将会成为核心技术。

胡延国表示,所有技术都是平行推进的,能源互联网是实现“源-网-荷-储”(电源、电网、负荷、储能)系统匹配的核心。

最近一段时间,光大环境走进钢铁、建材、水泥等全国八大行业中,和企业交流碳减排路径。宝钢集团今年在马鞍山建立钢铁回收中心,光大环境想借助现在的循环经济发展进入到钢铁回收领域。

钢铁回收体系的建立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地方政府为钢铁回收和退税建立了基础。“今年一年最大的变化,就是国家对于新能源的系统性思考和能力越来越高,对各个行业的低碳路径,以及路径和路径之间,行业和行业之间关系的系统认识也在逐步提高。”胡延国提到,对新能源和低碳的认识,结合中国的特色在不断变化,要持续跟踪才能抓住机遇。

胡延国还介绍了双碳背景下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源变“轻”:注重节能减排,降低对传统能源“倚重”;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加大;未来将大力发展储电/能技术。

2、金融变“重”:推行碳交易,解决资源和能源使用的外部性转内部化;政策加持,金融资本、绿色信贷等将受到青睐;碳概念股处于强势。

3、废物“再生”:“再利用”“再循环”成为基础材料减排的主要方向;再生市场空间巨大,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

4、科技“助力”:技术进步对全面运用可再生清洁能源起关键作用;技术进步是实现节能的重要手段;数字经济助力碳中和。

5、区域“重塑”:经济发达区域偏低碳排放行业占比大,转型有先天优势;对传统能源依赖度高的区域面临中长期挑战;技术先进制造业行业有望领先。

6、消费“低碳”:绿色低碳的消费方式是降低经济终端碳排放的关键环节;绿色消费已渗透到居民衣食住用行各个方面。

胡延国介绍,光大集团是一个金融集团,金融领域也在研究低碳发展,光大集团在推行减污降碳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把产业和金融联系起来了。将来,金融的发展方向也一定是围绕低碳这个趋势展开,所以光大集团成立了“双碳联络中心”。

此外,胡延国分析了“双碳”目标下的投资热点。比如,数字技术,以数据流引领,优化能量流、业务流,实现数据“全面可观、精确可测、高度可控”,打造云边融合的调控体系,依托“电力+算力”,使电网具备超强感知能力、智慧决策能力和快速执能力。比如,能源互联网、智慧电厂、智慧城市、智慧建筑等。

光大环境从三年前就开始推动智慧电厂建设,所有电厂计划年底全部实现数字化。“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数字概念,或者是一个数据库,一个数据中台,而是一个数字理念。通过数字理念,来推动企业组织变革,适应现代技术的发展方向。”

能源技术方面,现在比较热的是风能发电和光伏发电。一年365天,合计发电8760小时。其中,核电利用时长是7500小时;火电是4215小时;水电是3579小时;风电是1948小时;光伏是742小时。可以发现,发电的能量和电网系统需求非常不匹配,目前比较火热的风电和光伏发电小时数比较少,还需要技术的发展和商业模式的考验。

生物质燃料是目前可行的化石燃料替代方式,但是资源存量少,如果通过大规模种植,相同用地转换效率不如光伏发电。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较大,燃料运输半径短。

电力热泵、电解槽、建筑节能、CCUS等也将成为双碳目标下的投资热点。建筑节能,比如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模块化建筑、节能建材是未来的方向。随着工业与建筑领域的电气化,电力热泵的需求也将会越来越大。此外,CCUS是碳中和实现路经的重要组成,高排放企业的主要减碳技术。

“双碳”背景下的四大环保机遇

双碳”背景下,环境产业蕴藏着哪些发展机遇?胡延国分别分析了以下四大环保机遇。

 微信图片_20210922102620.jpg

碳交易

 全国碳交易市场于2021年7月16日开市。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可通过市场化手段碳交易降低对补贴的依赖度,改善现金流。胡延国谈到,截至2021年8月31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8,440,429吨,累计成交额416,136,314.66元,均价49.30元/吨CO2。按照当前的CCER方法学处理每吨垃圾可以实现减碳约0.3吨CO2,发电企业可以通过开发CCER项目获得额外收益。

 聚焦“变废为宝”、掘金循环经济

“十四五”时期,循环经济迎来大踏步发展。《“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指出:到2025年,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基本建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再生资源对原生资源的替代比例进一步提高,循环经济对资源安全的支撑保障作用进一步凸显。因此,固废资源化ToB赛道空间广阔,减碳效果明显。这一块也将是光大环境接下来重点布局的领域。

围绕“减污降碳”,探究清洁能源发展机制

围绕“减污降碳”,企业应该探究清洁能源发展机制。其中,生物柴油在全球的需求量将越来越高,2020年中国生物柴油产量116.4万吨,还有很多可扩展空间。2021年光伏、风电占比仅11%,2025年光伏、风电需达16.5%。在国内火电机组2035年批量退役与化石能源足量减少使用之后,可再生能源必然需要弥补社会日益增长的供暖、供气需求,2035年供暖、供气耗能4亿吨标煤,市场可扩展潜力超5万亿。“十四五”期间,我国天然气消费年均增速将达6.5%,2025年LNG进口量将达8000万吨,2030年LNG进口量预计1.4亿吨,市场可扩展潜力6300亿元。

建立“三位一体”动静脉产业园

光大环境为应对国补退坡,将静脉产业园和动脉产业园结合,打造“三位一体”(环境、资源、能源)、“五点一线”(分类收集、清洁转运、智能分拣、资源化利用、末端处置)的多元业务格局。

微信图片_20210922102719.jpg

胡延国指出,圾焚烧协同一定要继续往前推进。光大环境的静脉产业园,如果做简易的短流程,效果非常好,很挣钱。如果做长流程,做不到协同,赚钱就很难。

 未来,光大环境将立足“无废城市”、“美丽乡村”、“减污降碳”等国家大政方针,全面参与循环经济建设,树立“三位一体”大环保理念,真正做大做实动脉产业园概念。

 对于企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在“双碳”背景下,环保企业的发展面临转型。现场,胡延国谈了对企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第一,碳达峰要时刻理解中央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的重要意义。这既是倒逼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的的内在要求,也是保护地球家园的最低限度的行动,体现了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国内国际相互推动的思想。中国要跟上,乃至引领世界碳中和的大潮流。

第二,要全面聚焦“双碳”目标,加快推动业务全面转型升级。“双碳”目标必然引发碳中和约束下的宏观变革与行业重塑。未来所有的企业在生产、销售商品时,将打上碳标签,把碳成本纳入核算。碳成本也将成为各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胡延国表示,光大环境号称中国垃圾焚烧的领军企业,企业发展到一个大的节点,会遭遇创新者的窘境,垃圾焚烧的创新平台已经到了天花板,这个时候需要用垃圾焚烧创新平台来哺育其他板块的发展,不能永远把垃圾焚烧作为救命稻草。

第三,要努力成为一个创新型企业。变化,才是唯一的不变。在“双碳”目标约束下,创新应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永恒主题。要提升再学习能力,打造学习型组织,积极推进前沿探索,保持对新知识的渴望,积极拥抱行业变革,实现企业转型。创新者的责任就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40年太短,只争朝夕。

微信图片_20210922102740.jpg

做平台,聚生态,做产业链。光大环境将企业打造成一个共创共赢的赋能增值平台,打造产业链生态系统,平台为光大环境的发展提供了资源和发展的后台。光大环境也欢迎其他优秀的创新企业加入到大生态中来,实现价值共生、增值共享。

企业也应该借助绿色金融,推动高质量发展。2021年3月,国家开发银行在北京成功面向全球投资人发行首单3年期200亿元“碳中和”专题“债券通”绿色金融债券,发行利率3.07%,所募资金将用于风电、光伏等碳减排项目,有效推动电力系统脱碳,助力实现能源系统跃迁。2021年5月,首批9只公募REITs正式向公众投资者发售,项目类型涵盖收费公路、污水处理、垃圾焚烧发电等。其中包含垃圾发电代表-首钢绿能REITs(北京鲁家山项目),污水处理代表-首创水务REITs(深圳福永、松岗、公明水质净化厂等)。

2020年4月,光大集团牵头设立光大“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基金,目标管理总规模为200亿元(首期100亿)。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向绿色环境、绿色能源、绿色制造和绿色生活4个领域。

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发展转型的推动力和共同价值观,美成为发展转型的重要支撑,也是高质量发展真谛。工业之美、农业之美、建筑之美、交通之美、城市之美、乡村之美、能源之美、生活之美是我们下一步的目标。

胡延国表示,碳经济或者碳减排,不是一个技术,也不是一个商业模式,而是一个理念。有了这个理念以后,就会推动技术的进步,会引导资金和社会资源朝这个方向发展。

生活方式也需要转型,人人应该从我做起,倡导绿色,引领时尚,享受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比如绿色健康的食品、绿色时尚的衣着、绿色舒适的出行、绿色美丽的建筑。应提倡简约而精致的生活方式,通过有质量的消费拉动有质量增长,推动中国经济的绿色低碳转型和能源系统的绿色低碳转型。

因此,光大环境勇敢走出舒适区,稳步转型,提出“三碳”目标:负碳企业、零碳工厂、低碳生活。“只要大家携手共同推进,我觉得这个目标一定会实现,而且我们的技术一定会有方向”。

 “碳中和是大势所趋,不论是国家,地区、城市,还是企业,在全球碳中和的过程中都不愿意成为一个孤岛,只有直面挑战,才会赢得未来。”胡延国最后表示。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