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乌卡”2.0时代 上海环境跨越S型曲线正积极开拓“和合与共”新生态!

时间:2024-01-19 09:27

来源:中国固废网

作者:陈伟浩整理

1月4日,上海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瑟澜在2023固废战略论坛上,以“迎风而立 破局而出——开拓‘和合与共’的环境新生态”为题作了主题演讲。

王瑟澜表示,上海环境由2020年,深耕“2+4”业务领域向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再发力;到2021年,“以变应变”的“迎春”策略;2022年,新时代高质量服务价值输出的探索与实践;再到2023年,“和合与共”的环境新生态,一路走来审时度势,转轨定向,获得了长足发展。

1705049025856880.png

王瑟澜

机遇与挑战并存,拥抱乌卡2.0

在2022年的固废战略论坛上,薛涛提到环境行业进入“乌卡”时代,其有四个关键词,易变性、不确定、模糊性和复杂性。

1705049052222132.png

“乌卡”2.0时代

王瑟澜表示,2023年聚焦环保行业, 过的是“冬天”而不是“春天”,“乌卡”1.0时代对行业实施了精准画像,行业最新的关键词是“减污降碳,无废城市,PPP新政,运营为王,降本增效……”。过去三年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让行业经历了大考,从“乌卡”1.0到2.0的变革是从跑马圈地到了精准的合作,从高速的发展到高质量的发展,行业新的策略、新的理念接踵而至,所以我将“乌卡”2.0时代的四个关键词,重新定义成了愿景、理解、勇气、适应,行业更应该去直面他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跨越S型曲线 三大实践蓄势待发

王瑟澜认为,当前固废行业正在跨越S型曲线,就是一些头部企业正在做的一些“内卷”的事情。

一是纵向的领域开拓及延伸,一方面开拓工业固废,另一方面是去做产业链延伸;

二是横向的业务布局及拓展,一方面进行环卫一体化,另一方面大家在供热或者在其他一些效率更高的业务上去横向的拓展;

三是开辟多元化的新赛道,包括进入新的储能时代,以及新能源电池等。

在看到行业卷出S型曲线后,2023年,上海环境为跨越S型曲线,实现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在升华服务、绿色低碳、数字赋能三个方面做了积极地探索和尝试。

首先是服务产品化。在E20环境平台的总体指导下,上海环境深化了服务产品化的工作,从五座厂到一座园,从“堆积木”到“系统升级”,实现了资源化利用率得到提升、运行管理效率效益得到提升、公众服务体验得到提升、运行人员减少、运行成本减少、碳排放量减少,成功打造了可复制、可输出、可推广的园区标杆“天马模式”。

其次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上海环境实施了“两大抓手”和“六个举措”,除此之外,最核心的探索就是降本增效,不仅成功嵌入“固废碳管家”数字化场景,还入选了首批上海市经信委能源(双碳)领域数字化转型十大典型应用场景以及2023第六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碳计量成果汇编,实现同类别首单:减排量收益权(CCER)质押融资。

1705049078971571.png

1+6+N”数字管控架构

最后,在数字化赋能方面,上海环境通过建设”1+6+N”,逐步实现了上海环境向数字化转型,开发了行业内首个“固废焚烧厂智慧评价”数字化管理工具“上海环境固废评价系统”,以及一张作战图、一条管理线、全程可溯源、全域可应急的“上海医废全流程数字化平台”,最终提升了集团管理数字化水平和 实现生产经营的降本增效。

和合与共 共向未来

王瑟澜表示,上海环境所提倡的和合与共中的“和”是和谐的和,以和为贵;“合”是合作的合,携手合作共建环境新生态;“共”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同舟共济。论坛现场,王瑟澜在“和合与共”的大方向上,也深入分享了三个问题:

一个是PPP新政的发布,对国企来说究竟是拐点还是极点?王瑟澜认为,到底是拐点还是极点,还要拭目以待。

PPP新政中提到,优先选择民营企业参与。要坚持初衷、回归本源,最大程度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建(含改扩建)项目,制定《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的特许经营新建(含改扩建)项目清单(2023年版)》(以下简称清单,见附件)并动态调整。市场化程度较高、公共属性较弱的项目,应由民营企业独资或控股;关系国计民生、公共属性较强的项目,民营企业股权占比原则上不低于35%。

现在固废行业剩余的市场都是“骨头”,甚至连“排骨”都不算,里面打碎了可能有点“骨髓”,但是要打碎,还是要“抡锤子”的,但是民企愿不愿意接这个“锤子”,有没有这么大的“锤子”?也值得商榷。

对于固废的处置,好在我们有强大的国家电网,至少我们能靠着国家电网活下去。如果国家电网都拖款的话,那么这个行业就比较困难了。所以在大家都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只有国企的机制和民企的钻劲融合起来,才能产生新的效应。

另一个是垃圾焚烧的碳属性,到底减不减碳?王瑟澜表示,以前,按照欧洲的算法,他比较的是填埋,是减碳。但是当前,垃圾焚烧的属性已经从“绿色”转化为“灰色”,政策的趋势也由“收益”转向了“控排”,行业的应对措施,也将从“被动”转为主动减碳。

三是,持续扩张”还是“运营为王”?王瑟澜认为,持续扩张实际上是对新技术的创新研发。以飞灰填埋为例,某地要求飞灰的整体填埋量要在2%以下,如果焚烧厂又是掺工业垃圾,又是做耦合,而且还不减量的情况下,行业内是做不到2%的。像减量这样前沿的科技的创新,就是和合与共大的发展方向。另外,就是资源化,包括湿垃圾的资源化等,把最后产物的价值提升上去,实际上是需要行业同仁一起共同谋划,去提升资源化产品的品质。

最后,王瑟澜表示,上海环境坚持长期保持韧性,希望能和行业企业一起携手合作,更好地活下去。

编辑:陈伟浩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