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中日专家齐聚清华 共话准好氧填埋技术

时间:2009-08-26 13:18

来源:中国固废网

  中国固废网消息,受清华大学邀请,日本福冈市环境局吉泽温局长、福冈大学松腾康司教授一行六人于8月16日抵京,开始为期3天的清华大学—福冈市—福冈大学环境技术交流活动。
 
  17日上午9时,郝吉明院士代表清华大学环境科学研究院与福冈市政府和福冈大学在能源楼续签了三方间的《环境领域技术合作协议》。该协议于2002年首次签署,重点合作领域是固废管理技术和循环式准好氧卫生填埋技术(福冈方式)。三方在此协议下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技术交流和合作,包括互派留学生、人员互访、项目合作、参观考察等。参加本次签约仪式还有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汪诚文和固体所王伟和陆文静老师。



福冈大学松腾康司教授做为清华师生做讲座

  签约仪式后,福冈大学松腾康司教授在清华大学能源环境楼309会议室进行了题为《Concept of Safety Closure and Reuse of Completed Landfill Sites》的讲座,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师生及国环院技术人员近40人列席。



出席研讨会的中日嘉宾合影
 
  当天下午,由清华大学主办,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承办的《准好氧填埋技术在中国中小城市垃圾处理场的应用研讨会》于在清华大学能源和环境楼成功举行。
 
  准好氧填埋技术又称“福冈方式”,是日本福冈大学针对厌氧性填埋投资高和好氧型填埋运行成本高的缺点,早在70年代就开始进行研究的新型卫生填埋技术,该技术现已成为日本国内垃圾填埋场设计的标准模式,并成功应用在多个国家填埋场的设计中。
 
  准好氧填埋技术采用不同理念的填埋结构设计,利用填埋堆体内高温环境造成的内外温差而产生热对流,从而为新鲜空气进入填埋堆体内部提供动力,将堆体外空气引入堆体内,并在内部形成准好氧环境,微生物在兼氧环境下,甲烷产量降低,有机物分解更加彻底,随渗沥液排出的COD浓度也大幅降低;在此基础上发展的循环式准好氧填埋技术,使渗沥液通过专门的回灌收集系统循环送入堆体内,既增加了堆体湿度,促进微生物活性,同时也减少了渗沥液总量和COD水平。  
 
  目前我国县市级城市已建卫生填埋场的比例不足一半,且已建成卫生填埋场因运营经费和技术、管理水平的限制,多半未配套建设渗沥液处理站和沼气收集燃烧系统,渗沥液和填埋气直排对周边环境产生了较大的二次污染。填埋气中甲烷(含量约30-55%)的温室化程度是二氧化碳的21倍,全国大量的填埋场甲烷无序排放,是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
 
  循环式准好氧填埋技术在国内的广泛推广,即减轻了现有国情条件下中小型填埋场的二次污染问题,也大大缓解了填埋场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经初步的对比测试,与厌氧型填埋场相比,准好氧填埋场所产生渗沥液中COD浓度可降低20%-50%,甲烷单位时间排放量可减少30-80%,同时由于填埋场在准好氧条件下可实现快速稳定化,封场4-6年后即可开展土地再利用的开发。
 
  从2002年起,清华大学通过与福冈大学联合设计的方式,已在国内设计完成近15座准好氧填埋场,目前该项技术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工作由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积极推进之中。同时,由科技部863计划支持的准好氧填埋技术研究也已由清华大学固废所组织开展并进入中试阶段,2010年将在涿州生活垃圾填埋场建成示范工程。
 
  相关阅读:
  准好氧性卫生填埋的技术特点:
  1) 有效利用自然界本身的净化能力,使废弃物加速趋于稳定,优化渗沥液水质
  2) 局部厌氧状态下有机物分解,产生H2S气体,与废弃物中重金属反应生成重金属硫化物沉积留存在填埋层中,起到稳定重金属作用;
  3) 抑制沼气的产生,有利于降低地球温室效应
  4) 加速填埋场地的稳定,使填埋地的后期利用成为可能
 
  福冈方式(填埋技术):在我国的技术推广方面取得了较大收获,截至目前统计,三方采用联合设计方式已完成国内各种不同气候、地理特征条件下的准好氧卫生填埋场约15座。此项工作由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院继续在国内进行技术推广和改进。

编辑:姚森婧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