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深圳84亿环卫项目后续:PPP包越捆越大 好事坏事?

时间:2020-04-28 10:39

来源:环保圈

作者:程彩云

进入2020年,环卫行业的“巨额订单”又来了。

新年前四月,深圳宝安区接连放出两个环卫一体化项目,首年服务经费总计高达10.47亿元/年,合同总金额累计超150亿元,成为有史以来国内环卫项目合同金额最大的采购活动,震惊业界。

在此之前,也有海口、昆明、沈阳、唐山、滁州多地将环卫作业大规模推向市场,试水环卫市场化改革,改变了过去环卫部门既实施扫保作业,又负责检查考核的管理模式。

不过,随着PPP项目包越捆越打,PPP项目的风险也越来越突出,政府财政支付能力不足,回款不及时等无一不在困扰着企业,对企业的资金实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01

“PPP项目包越捆越大”

近年来,受城镇化进程、垃圾分类、人居环境整治、PPP等因素影响,我国环卫领域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项目井喷,传统的“小环卫”逐渐向“大环卫”转变。

项目服务内容上,也早已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道路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新加入垃圾分类收集、垃圾中转站、智慧环卫、绿化养护、市政管养等,服务内容越来越多,合同体量也越来越大,“亿元项目”层出不穷。

微信图片_20200428091538.png

图为国内前十大总合同金额过30亿的环卫项目

其中,最吸引眼球的是海口和沈阳的环卫市场化项目。

2015年底至2016年初,海南省海口市开展“双创”活动,一举将辖内龙华区、秀英区、美兰区、琼山区四大片区的环卫作业推向市场,总预算金额过百亿,开创了当时国内最大,也是最早大规模试水环卫市场的“先河”。

2年后,同样的故事又在沈阳上演。2018年上半年,一场被誉为环卫领域“辽沈战役”的战役打响,沈阳市将9个市辖区的环卫作业服务集中推向市场,如此大体量的项目吸引了启迪桑德、玉禾田、中环洁、杭州锦江环卫、龙马环卫等多家国内领先环卫企业角逐,以及大连汇达、辽宁华清环卫等本土企业的积极参与。

最终,该项目以“花落多家”收场。仅北环集团一家就斩获于洪、和平、大东及苏家屯4个市辖区的4个环卫项目,首年服务费达4.53亿元,合同总金额29.84亿元。

一向由政府“一揽子”包办的环卫产业缘何被推向市场?与传统体制的弊病有关。

国内某环卫企业负责人表示:

传统环卫行业大多属于事业单位,管理僵化,自己考核自己,绩效机制形同虚设;部分地区机械化程度偏低,仍以传统人工清扫为主,作业方式落后,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令人诟病。

例如,2016年海口琼山环卫引入市场化改革前,机械化清扫率仅为15.9%,超八成道路靠人工清扫。由于作业方式落后,人工清扫无法彻底覆盖路面尘土、污渍、油渍和积泥,导致路面长期“不见本色”。多头管理的公共设施如路灯杆、路名牌、交通护栏等存在保洁盲区,严重影响“双创”目标实现。

此外,作为财政拨款的传统环卫,也远远适应不了新型环卫一体化建设(如大量机械设备、垃圾中转站及末端处理设施投资)所需的巨额资金,资金问题成为一大制约瓶颈。

如果运用PPP模式,一方面既能缓解政府财政紧张,减少设备采购资金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方便业主方考核的付费。

相比其他种类的PPP项目,环卫一体化PPP商业模式和利益补偿机制更加清晰。垃圾收费就是按吨位计价,道路清扫保洁则按照“面积和级别”,厕所维护按照“数量和等级”付费,简单清晰,一目了然。

引入市场化改革后,不仅可以改变过去环卫主管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弊端,还能以固定的财政预算取得更大的环境收益,引入了考核机制,提高了环卫作业质量,是一个双赢的结局。

当然,市场化也不是“万能灵药”。有些项目引入社会资本后,中标公司资金跟不上、关系协同不到位、绩效考核不过关等,导致项目烂尾,最终政府不得不重新收回接管。

引入市场化改革后,PPP项目包为何越捆越大?

一位行业资深研究人士表示,这其实是政府和企业互相选择的结果。

一方面,地方政府对环卫作业效果要求越来越高,若将一个包分拆成若干个,管理和考核起来都比较麻烦,捆成大包则更容易吸引社会资本方投标,后期考核和管理也更加省心;

另一方面,随着国内环卫企业集中度提升,也涌现出一批资金、运营、品牌实力都比较强的企业,有能力承担巨额的环卫一体化项目。

他表示:

PPP项目包越捆越大,也加剧了环卫企业优胜劣汰,促使行业“马太效应”加速到来。

随着PPP项目合同金额上升,必然要求社会资本方“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能够存活下来将是规模较大的企业,资质和项目运营管理经验充足,有稳定的现金流、良好的融资能力,信誉和口碑过硬,还能处理复杂的政企关系、人财物车辆调配等等。

02

地方政府财政支付能力不足是“硬伤”

PPP项目包越捆越大,除了是对社会资本方的考验,也对政府的支付能力、项目回款力度提出了较高要求。

据某环卫企业透露,尽管市场化项目越来越多,金额也越来越大,但他们的日子“并不幸福”,想要“满载而归”其实也并不容易。

最大的问题有两个:

一是政府财政支付能力不足。环卫项目高度依赖政府付费,不少企业担忧,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少数地方如深圳财力雄厚,支付有保障,但绝大多数地区经济实力比不上深圳,用于支付环卫项目的费用自然也“大相径庭”,局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项目回款艰难,欠账现象时有发生,长此以往会拖累不少企业。

12

编辑:赵利伟

0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人参与 | 0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17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