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 正文

刘建国:固废领域智慧管控有哪些用武之地?

时间: 2022-01-19 10:37

来源: 中国固废网

作者: 赵利伟整理

  近年来,随着中央层面的逐渐重视,固废领域相关政策法规已经逐步搭建起固废行业的顶层设计,固废治理从过去九龙治水、条块分割走向系统推动和全流程管控。

  在“2021(第十五届)固废战略论坛”上,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固体废物控制与资源化教研所所长刘建国围绕固废全流程智慧管控话题,从当前固废行业的发展形势谈起,重点分享了新形势下智慧管控技术的多重应用场景。

1642384409276749.png

刘建国

  固废行业整体面临全新形势

  当前,固废行业整体面临全新形势。垃圾分类、无废城市、塑料污染治理、“双碳”目标等将形成“组合拳”,固废治理一改过去主要依靠政府大包大揽、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开始从顶层设计上搭建起固废行业政策框架。

  中央层面先后推出垃圾分类、禁止洋垃圾入境、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无废城市、塑料污染治理等各类固废政策文件;相关法律法规也密集出台,2020年9月新版《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颁布实施,总则明确“国家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2021年5月《反食品浪费法》颁布,《循环经济促进法》修订,《资源综合利用法》进入立法程序;2021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政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生态环境部等18部委发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新形势下,固废治理正走向系统化推动和全流程管控。

1642384525784414.png

  “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战略方向是“降碳”,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成为国家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新形势下,固废治理也要有更高的追求,固废领域将为减污降碳做出较大贡献。

  刘建国认为,固废行业虽然碳排放占比不高,但固废治理减污与降碳同步,协同增效效果显著,具有突出的碳减排效益。推动固废治理与“双碳”目标紧密结合,将带来新的机遇。

  一是传统模式低碳化。包括对大量垃圾填埋场进行甲烷利用挖掘减污降碳存量潜力。

  二是现状模式零碳化,通过生物质利用等能源替代,发挥减污降碳补偿优势。

  三是未来模式负碳化,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形成减污降碳融汇合力。未来,负碳化技术会有较大发展。

  当前,固废治理领域已经由量变引起质变。末端设施量的扩张潜力有限,垃圾治理的重心要前移,源头避免与减量、资源高值回收、能源高效回收成为更高的目标。行业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身处其中的企业发展逻辑也必须往这一方向上走。

  新形势下,智慧管控技术或迎六大需求场景

  刘建国认为,新形势下智慧管控技术将可能迎来六大需求场景。

  一是,摸清各类固废底数,提升行业技术与管理水平。统计数据的准确可靠性,与管理水平和处理水平成正比,没有数据就意味着没有管理。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数据相对较为清晰,危废数据随司法力度加大出现爆发式增长,工业固废的数据质量有待提升,农业固废尚无官方统计数据,固体废物历史堆存量等数据有待进一步摸清。

  产生多少固废都不清楚的情况下怎么计算减碳?刘建国表示,固废治理首先需要借助新一代信息化技术把底数摸清楚。城市生活垃圾板块就做了很好的示范,数据从过去的粗放状态到近年越来越逼近真实,数据呈现也越来越清晰。2020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99.8%,其中焚烧占比62.3%,填埋33.1%,其他4.6%,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从填埋一家独大到焚烧快速发展再到现在多元并举,管理水平的提升带来了垃圾处理方式的进步,从最初环境卫生问题的解决到环境质量问题的解决,再到现在环境安全问题和气侯变化的应对,其中精细化管理和信息化管理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1642384567554253.png

  二是,跟踪监测大宗固废动态,消除区域生态环境隐患。在清废行动、尾矿库、大宗工业固废堆场、危险废物渗坑等场景,运用立体监测、智能感知、精准识别、快速响应等技术可做到追踪溯源,建立大宗固废图谱,消除区域生态环境隐患。

  与大气、水治理比,目前,固废动态监测手段粗放,还没到能够与环保其他领域同台竞争的阶段。以大气领域为例,目前行业已建立“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通过专业卫星、遥感飞机、低空无人机等先进技术搭建观测与数据获取系统,助力空气质量改善。未来,固废领域的数据监测也要依靠高科技智慧化手段,实现数据的实时获取与动态更新,进而提升固废治理效率。

  三是,构建智慧监管平台,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垃圾分类。垃圾分类靠过去粗放管理方式不可能实现全覆盖,必须要借助于信息化手段。要达成“十四五”规划中提到的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60%的目标,生活垃圾就要做到减量最大化、回收最优化、填埋最小化,而这些依赖于分类精准化,说到底要靠监管智能化来实现。

1642384607999655.png

  以深圳市盐田区生活垃圾分类综合管理平台为例,该项目可实现“四个全覆盖”:前端分类投放、中端分类收运、末端分类处理、全程智能监管,功能上实现一图概览、智慧溯源、 AI预警和数据赋能,同时服务于志愿服务、宣传教育、社会监督、居民互动等。盐田区生活垃圾分类综合管理平台的成功运行为全国各地垃圾分类系统的构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

12

编辑: 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