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环境人】王凯军:环境人的三度修炼

时间:2015-12-11 14:38

来源:E20环境平台

作者:任萌萌

古人云:“圣人之极致,治世之要务也。”将处世为人尽善尽美之道都凝炼在“极致”一词。当今互联网时代,很多人都在发展路上携“极致”同行,如小米手机的雷军,将制胜之道归为七字诀:“极致、快、迭代、跨界”,极致首当其冲。那么在环保领域,极致又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笔者邀约多次,终于能请一位深耕环保领域几十年、颇具业内影响力的环境人来谈一谈“极致”。这位环境人,26 岁便担任国家级课题负责人,31 岁出国深造,36 岁成为研究员,48 岁又成为清华大学教授,等到走在50 岁年轮里的时候,他已经兼具多个头衔,在环境技术、政策、管理等领域都极具影响力,他就是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国家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与评估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国家重大水专项总体组专家、中国沼气学会秘书长,王凯军。

“谈极致,不如先谈互联网思维。”王凯军开门见山,他认为“极致”应该归入一个思维体系中,“它是互联网思维的一部分,与用户思维、简约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共同构筑互联时代的思维模式,方方面面相互影响、彼此制约。”

微信截图_20230410162445.png

宽度:跨界,淬炼独孤九剑

广泛涉猎多种知识,发现制胜之道

在王凯军的眼中,万物万事相联,作环境人,不应该局促一隅,应该有一定的“宽度”。他提及《互联网思维的独孤九剑》一书,就以武侠为喻,“独孤九剑,金庸武侠剑法的集大成之作,一定是广泛涉猎了各种知识,才能发现并总结出制胜之道。”

他调侃自己什么都干过,分别师从中国厌氧技术的泰斗郑元景先生、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厌氧技术鼻祖Lettinga 教授,深植环保领域,专研厌氧污水处理,同时涉足好氧领域,又跨界污泥焚烧、生物质气化、畜禽粪便处理等多个方面,做技术的同时也管理技术。然而这是如何做到的?王凯军笑谈,道可道非常道,但也坦诚表示,“我做的很多工作,有被动的也有主动的,涉及到的面很广、内容很多,所以思考也多。这正是从事环保工作带来挑战与魅力的地方,也是吸引我的所在。”

王凯军特别提及了“污泥处理喷雾干燥- 焚烧技术”。这喷雾干燥本是应用在食品、化工、染料等行业之中的主流干燥技术,王凯军却认为它也有满足污泥处理的某种可能“,笑谈“最初有人说我是走火入魔了,搞水的居然去做焚烧了。”

“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可以从事更多的领域和行业。”王凯军认为,方法论在他的世界里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王凯军有点的骄傲地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30 多年的工作历程中,转变十来个研究领域是正常的事情,“一个技术从研发到成熟一般需要5-10 年,但是,你要掌握了方法就有可能缩短到3-5年。”

“那是在浙江,当地一座化工园区的污泥问题非常严重,我就建议附近一家专做染料干燥的公司,用喷雾干燥技术尝试处理一次污泥,”直到今天,王凯军都认为这次跨界合作是超乎他预期的,“只试了一次,这个企业很快就建立了一座600 吨处理规模的大厂房,做起了污泥专项处理。”截止目前该公司已经做了十几个项目,总规模超过3000t / d。而王凯军只一句话总结:“做环保要懂得集众家之所长。”

顺应天时、地利、人和,全面融合多方因素

除了喷雾干燥技术,王凯军还带领团队在污泥堆肥、厌氧等领域做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2005 年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与E20 环境平台的中国水网联合推出了污泥白皮书,2009年环保部主持编制污泥技术政策,并和建设部一起合并发布该技术政策,2010 年发布了污泥BAT 及污泥的技术规范。“研究好技术才有条件研究政策,而在研究政策的时候,一定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政策,才能够更好推动技术的发展。借用邓小平同志的话说,一定要全面完整的理解毛泽东思想。”他补充道,“在一个阶段,环保不一定是沿着纯学科本身的方向发展,而是会融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讲求天时地利人和。”

所以,王凯军就用跨界来顺应这种天时地利人和,例如2014 年推行的“中国城市污水处理概念厂”,将污水处理厂当成能源厂来做,解决污水处理能源消耗的问题,要实现厂内能源循环利用;而今年在“2015(第七届)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上力推的“地下污水处理厂”,则跨界城市景观设计与水资源再利用,让污水处理厂从污染的集纳地升级为城市生态载体。两个理念一经提出都获得了业内同仁的热烈响应,“要解决一个问题,不仅要运用专业本身的知识,了解本领域的内容,还要去了解与之相关的学科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需要有深厚的专业积淀,同时也要敢于涉及到其他各个行业,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就有可能成功。”

深度:专注,改变世界

“另外,要懂得抓住关键。”他指出遇到问题要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抓住关键点非常重要,就像“独孤九剑”每一式都有一个招法要诀,“这从互联网思维看,叫专注。”

技术落地,后续产业链是关键

“任何一个工艺,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能尽快抓住其关键,这对于环境人是非常重要的。” 王凯军谈到了污泥高干脱水技术,“如果高干脱水的市场来了,作为公司就要赶快调整自己的战略,一定阶段后,我们要看脱水之后的出路——制砖、路基、填埋、水泥、农用,而且用户对象也不一样,非常复杂。在高干脱水技术和设备打开之后,想成为一条技术路线,必然进行认真地分析,考虑一个关键——产业链。”尤其对于污泥入土,王凯军指出这是目前大部分公司所欠缺的,如果产业内没人去研究这个,那么妄谈土地利用肯定是不太合适的。”

王凯军还谈到了新农村建设初期,他受命研发“生物秸秆气化技术”的经历,“当时中央领导建议大力推广农村秸秆生物气化技术,而我进行一番调查后发现秸秆气化之后会有堵塞现象、焦油的问题,导致技术落地困难。”经过分析,王凯军专注攻克“焦油问题”,果断用热解法替代了气化法,让秸秆利用技术的推广、落地很快获得了成功,后来做成了十几个工程,“通过示范工程实现简单气化,仅仅解决了炊事的一村模式,但是,考虑到后续产业链的问题,就形成了集供气、产电、供暖于一体的村镇燃气系统思维。”

去年,王凯军在山东省推动“十、万、亿”燃气工程,就采用了秸秆热解技术,运用系统思维同时解决秸秆利用、可再生能源、大气雾霾和村镇建设等多个问题,在可再生能源行业产生广泛影响,并且已经纳入了山东省的相关计划。王凯军认为:“这可以说是考虑产业链让技术落地的成功范例。”

创新发展,集装箱改变世界

“中国的问题,很多要通过创新来解决。”王凯军认为,创新不是因某个节点事件而生再去拯救局面的,“我不是救火英雄。在环保领域,有些工艺、技术往往推三五年才会有结果。”

王凯军提到了“沼气提纯工艺”。“我认为工程要设备化、装备化,要把所有设备都放到集装箱里。”他指出实现装备化才便于推广,便于打通产业链,进而实现产业化。

然而,从第一代项目开始,历经多年岁月,设备从尺寸上、技术上不断调整,终于在第三段项目将所有设备都集纳到了一个集装箱式的空间内,王凯军回顾整个历程并没有多少感慨,只是提到最近一次去项目现场,他欣慰地说:“打开那个集装箱的盖子,就跟打开汽车的前盖一样。从预处理到提纯,甚至到最后的压缩机等等,这些东西都放在一个集装箱里头了。” 王凯军的语气依然平静,却也难掩一丝开心:“沼气提纯是一个新的行业,在四川那批项目应该是首批,我们第一个实现了设备化,商业化。第一个工程到现在已经运行了七八年,商业化运行。而我们做的项目也是最多的,将近20 个项目,设备也完全装备化了,应该说达到这种集成度的只有我们。应该说我们在设备上、商业上都是非常成功的。”殊不知,在三代项目的发展历程中,从去德国考察、到日本调研,再回到四川落地实践,期间经历了多少次调整与失败。

回想整个推进历程,王凯军援引一本书的名字总结道:“《集装箱改变世界》。想第一个项目就做进去,肯定是不行的。”创新发展,需要专注,更需要坚持,他做到了。

高度:宏观思维,顶层设计

在今年的2015(第七届)上海水业热点论坛,王凯军主题演讲介绍了“地下污水处理厂”,开篇提及的不是怎样跨界运用技术,而是蕾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的《寂静的春天》,从人类文明的高度探讨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现场反响强烈。王凯军说:“有些人进入一个课题或者一个开发项目,马上就钻到细节里去,而我更喜欢从顶层考虑。”

顶层设计,从大局着眼

“方法论很重要,”王凯军认为,有时要从国家高度思考问题,他以当前引进国外污泥处理技术为例,“有一大部分人认为,美国的污泥处理后60% 是农用,所以很多人也说我们也应该都农用。我认为要注意国情,在美国达到了60%,这叫存量,因为什么技术都没有的时候,土地利用是最普遍的技术,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不能看60% 的技术存量,如果仅仅看存量,任何新技术一辈子也没有机会发展。技术发展的趋势是要看增量。”

“这就是方法论。大家需要做相应的研究,” 王凯军认为,看增量就需要了解技术应用的趋势,例如从2010 年到2020 年十年间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技术是什么,“我从来不反对土地利用,可是土地利用都是用在哪些地方?”王凯军指出,美国、加拿大等地广人稀的国家可以采用土地利用的方式,但是人口密集的日本、韩国等地都主要采用焚烧手段,各个国家的技术适用条件是不一样的。“在我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这些人口密度比韩国、日本还要大的地区,推广土地利用肯定是行不通的。要认真把国外先进技术的体系研究透彻,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然后再跟中国的国情结合,才能选用合适的技术,制定出一套合适的体系来。”

王凯军借此总结了作为环境人都应该注意问题,首先就指出:“要具有宏观的思维。在具备了宏观思维的条件下,你才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来开发和发展。”他还详细阐述道,真正搞技术的人也应该从更高的层面看环保,“比如钱易老师一直在推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然后到后来,他还能延伸到的气候,谈到碳减排,再到到现在中央在推动的生态文明建设。”

宏观思维,淡漠评价

王凯军谈工作,总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娓娓道来;谈生活,在严谨之外更多出了几分活泼,尤其说到爱好,王凯军的回答分明地呈现“动静结合”。

“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爱好,小时候打乒乓球,中学时打篮球,大学时还喜欢冬泳,”王凯军又调侃道,“现在就剩下徒步了。”似乎岁月和忙碌让他放弃了一些东西,可同时又收获了另一些,“我一直喜欢买书,看书,而且最近发现通过网络阅读更方便。”他介绍,除去之前提到的《互联网思维的独孤九剑》、《集装箱改变世界》,他还会鼓励学生们看更多利于专业思考也拓展思维的书籍。这不必细说,因为专访就是在王凯军的办公室进行,其中桌上、书架上摆置最多的“装饰”就是书。

广泛接纳各种知识与信息已经成为了王凯军的一种生活习惯,而被问及有没有在意他人的评价时,他坦诚回答:“我不喜欢别人评价我,正面的评价也会有负面的结果。”但是他的话锋又陡然一转:“当然如果大家没有太反对的话,来自E20 环境平台的评价我也不排斥。”他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而大家已是了然于心——技术之外,兼具宏观思维的行业多面手,看问题常高屋建瓴、入木三分。

在专访最后,王凯军总结说,不论获得怎样的评价,作环境人都应该时刻铭记4 个方面:

第一,具有宏观的思维。在具备了宏观思维的条件下,你才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来开发和发展。

第二,创新意识应该贯穿始终。我们国家需要创新,没有创新的民族会面临存亡的问题,解决中国的问题肯定是通过创新。

第三,要有跨界。环保是新的领域,需要在跨界里面集成、整合其他行业与领域的经验与技术,获得更大发展。

第四,要有社会责任感。因为环保本身承担了社会的责任,环境人需要以创新为己任,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己任,这是环境人非常重要的特质。

专家简介Expert Profile

毕业于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1995 年当选北京市优秀知识分子,1997 年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同年入选国家劳动人事部等七部委千百万人才工程,1998 年当选北京市跨世纪人才工程。先后以第一负责人的身份承担了诸多相关科研项目、示范工程的研究,承担高效厌氧反应器国家863 科技攻关项目等,并发明污泥动态堆肥设备,畜禽粪便处理设备等处理和处置工艺和专利。作为项目第一负责人主持设计过十多个城市污水和数十个工业废水处理厂的设计工作,为中国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和水污染控制做出了贡献,特别是对水解-好氧、UASB 等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应用做出重要贡献。


编辑:成苗苗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