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11月新闻发布会:用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时间:2021-11-25 14:33

来源:生态环境部


谢谢。


推进重点区域协同立法和执法协作取得积极进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止攻坚战的意见提出,要推进重点区域的协同立法,探索深化区域执法协作,京津冀、长三角这些地区一直在探索协同立法,我想请问一下有哪些经验和教训,还有下一步我们在推进协同立法方面有哪些考虑,谢谢。

别涛:生态环境问题无论是水还是大气,都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的特征,需要在立法上采取适应性的措施,这也是区域协同治理,包括协同立法的基本逻辑。生态环境的协同治理对于解决目前突出的环境问题,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健全生态环境监管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对区域协同联防联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比如,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的防治措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年修订时,增设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专章,规定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划定、联合防治行动计划制定、更加严格统一的区域环保要求、建设项目审批环评会商、环境监测信息共享、煤炭减量替代、跨行政区域执法等内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可以协商建立跨行政区域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联防联控机制、统筹规划制定、设施建设和固体废物转移等工作。“十四五”规划也专门提出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

在实践中,京津冀、长三角,还有其他一些区域在协同立法和环境监管方面也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京津冀确立了人大立法项目协同机制,对立法项目采取“一方起草、两方参与”的方式。这样的工作模式,在机动车污染防治、农作物废物综合利用和露天焚烧、保障冬奥会空气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效果。长三角地区的三省一市在探索保障大气污染防治、长江流域生态保护方面也开展了协同立法的实践。西南地区在赤水河区域开展协同立法等。

生态环境部将进一步积极支持和推动有关地方开展重点区域和流域的协同立法,以及执法协作方面的探索,推动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协同治理取得更大突破和进展。我们将推动和指导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按照立法机关的要求,遵守规定的立法程序,结合职责,积极作为,在立法计划的安排和衔接、信息资源共享、组织联合调研论证等方面发挥我们的协调和推动作用。

刚才说到经验和教训,我们觉得应该更多的是经验。以京津冀为例,京津冀从“十三五”以来,从上一个大气十条计划实施以来,有力保障了京津冀周边环境质量的改善,区域协同治理规划和立法是功不可没的。下面我介绍下协同立法方面的一些经验。

经验一是京津冀机动车污染防治协同立法。2020年1月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同一时期,天津市和河北省也制定了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的条例。这三个条例在内容、措施、标准等方面具有高度的协调性。三个条例设专章规定了区域联合防治、区域会商、联合执法、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建立新车抽检机制、共同实行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登记等措施。

同时,为了尊重各地方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各条例也保留了自己的特色。

二是赤水河流域保护协同立法。今年云、贵、川三省人大常委会分别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加强赤水河流域共同保护的决定》,同时审议通过了各自的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自7月1日起同步施行。由于有三个地方的协调和中央机关的推动,采取的方法是“条例+共同决定”,这是一个带有创新性的地方立法模式,为赤水河流域的协同治理提供了有效的法治保障。三省共同立法保护赤水河,既符合上下联动,共治共享的需要,也是创新利用立法和执法监管的探索实践,值得我们跟踪、观察和总结提炼。

三是长三角地区长江保护协同立法。今年以来,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一市的人大常委会,分别通过了促进和保障长江流域禁捕工作的相关决定。四个地方的决定在主要条款、基本规定、实施方式、保障措施方面具有高度的协调一致性,通过协同立法、协同执行,为加强长江流域禁捕工作提供有效法治保障。我们将做好跟踪、支持。

欢迎你们的跟踪和监督,谢谢。

中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决心和努力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

红星新闻记者:我的问题是中国提交的《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成效和新目标新举措》和《中国本世纪中叶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获得了国际社会怎样的反馈?这次气候变化大会各方的共识和分歧有哪些?中方如何看待?谢谢。

陆新明:谢谢这位媒体记者的提问。

中国在COP26前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正式提交了《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成效和新目标新举措》和《中国本世纪中叶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这是中国履行《巴黎协定》的具体举措,体现了中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决心和努力,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

1...345678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