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减碳”与“环保”的博弈时代,如何利用有机固废资源化的巨大潜力?

时间:2024-02-23 10:46

来源:中国固废网

作者:刘彤整理

1月4日-5日,“2023(第十七届)固废战略论坛”在京召开。会上北京中持绿色能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彩斌作了题为《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及应用》的分享。他表示,有机废弃物资源化是减污降碳的重要任务,需统筹规划、系统治理、技术创新、示范引领来破局。

微信截图_20240223104934.png

1月4日-5日,“2023(第十七届)固废战略论坛”在京召开。会上北京中持绿色能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彩斌作了题为《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及应用》的分享。他表示,有机废弃物资源化是减污降碳的重要任务,需统筹规划、系统治理、技术创新、示范引领来破局。

640.png

李彩斌

01有机固废具有双面性,如何利用资源化的巨大潜力?

根据《中国沼气行业双碳发展报告》中相关数据显示,全国城乡有机固体废弃物总产量约为近50亿吨。其中,城市有机废弃物总量约为2.6亿吨,农村有机废弃物约为44.3亿吨。可见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有机废弃物领域都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此大的体量,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是不言而喻的。

640 (1).png

“有机固废是有双面性的,一方面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问题,另一方面具有能源潜力和营养潜力。好好利用就是资源,不好好处理就是污染。”李彩斌介绍道。

碳减排潜力方面,沼气提纯为天然气为1921亿立方米,2020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为 3280亿立方米,可替代比例可达58.6%;如果沼气全部用于发电,可发电6400亿千瓦时,相当于2020年全国用电量的9%,减排5.5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640 (2).png

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是减污降碳的重要任务。李彩斌指出,目前,我国有机废弃物处理面临着诸多挑战。

640 (3).png

能源化和肥料化是减污降碳和资源回收的核心技术手段。回收清洁能源,助力绿色低碳发展,推动有机质还田,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李彩斌介绍,双碳背景下的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新型环境基础设施:城乡物质循环的节点,由小循环走向大循环;区域生态发展的动力,重构环境、能源和农业要素;生态环境科普互动教育基地。

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载体: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城乡关系;助力乡村振兴,提高资源效率;三生融合,统筹生产、生活、生态。

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引擎:功能延伸,将资源禀赋转化为经济优势;绿色转型,建设无废城市;土壤健康,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基于区域统筹和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中持绿色提出了城乡有机废弃物区域解决方案,以区域为服务单元,建立“收储运、转化和利用”体系,综合解决区域内有机废弃物的污染问题,生产生物天然气、电力和有机肥料等产品,进行资源化利用,实现城乡融合,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

02能源化、肥料化为主方向,研发两大技术、三大产品

以能源化、肥料化为主要方向的技术体系,中持绿色研发并形成了自己的典型技术:大中规模干式厌氧技术、大中规模湿法厌氧技术、集中式好氧堆肥技术、分散式小型好氧堆肥设备、沼气利用技术等,并成功突破了后端有机质利用的屏障,在需求各异的应用场景进行不断实践,总结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640 (4).png

一、厌氧技术产品:DANAS®干式厌氧消化技术+TSBP®分级分相湿式厌氧消化技术

DANAS®干式厌氧消化技术

DANAS®干式厌氧消化技术自工程化应用后,已历经两次升级迭代,专门针对含固率20-35%物料进行厌氧消化的处理,适用于市政、农业、工业等一种或多种有机废弃物的厌氧处理,如垃圾分类后产生的厨余垃圾的规模化集中处理,市政污泥与其他有机废弃物协同处理,以及畜禽粪便规模化集中处理、区域有机废弃物协同处理等。

DANAS®干式厌氧消化技术的技术特点包括:1、强适应性,DANAS®干式厌氧消化技术的预处理相对更简单,同时非常适合多物料的协同处理;2、超大型的反应器,单座反应器日处理规模大于100吨;3、装备化系列化,DANAS®干式厌氧消化技术产品是标准化的产品,可以在工厂把模块预制完成,到现场可以比较快的完成拼接和制造。实现了装备化模块化,降低加工、安装难度。

640 (5).png

卧式反应器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