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6-05 16:56
来源:中国固废网
作者:赵利伟
近日,来自哈萨克斯坦的20余名政府与居民代表团在古都西安开启了一场中国“无废城市”建设成果的探寻之旅,如此高规格、大规模的跨国行业探访活动引发了众多关注。
西安高陵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以下简称“西安高陵项目”)是本次探寻之旅的重要一站。该项目以“闻不到异味、看不见污染”的开放式花园式工厂,对外展示了“邻避变邻利”的独到做法和实效,获得国际友人争相点赞,被认为代表了中国垃圾焚烧的标杆水准。
让“邻避”变“邻利”,中国垃圾焚烧行业走过了漫长的探索之路,这背后有政府、企业、民众等各方力量的不断沟通和推动。如今,像西安高陵项目这样实现“邻利”的项目,已然成为一张张名片,彰显着中国垃圾焚烧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成效。
01“邻避”曾是垃圾焚烧行业的最大痛疾
自2003年市场化改革以来,经过了20年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最近10年的黄金发展期,我国垃圾焚烧行业有了足够的力量,也积攒了很多经验,让我国在垃圾焚烧领域成为世界级大国。
但中国垃圾焚烧行业的市场进展并非一帆风顺,一直以来,领避效应都是行业发展的隐疾。
根据专业解释,邻避效应(Not-In-My-Back-Yard)是指当地居民或当地单位因担心建设项目(如垃圾场、核电厂、殡仪馆等邻避设施)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和资产价值等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激发了人们的嫌恶情结,产生“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心理,从而采取集体反对甚至抗争的行为。这一现象既反映合理的权益诉求,也可能制约公共事业发展。
伴随中国垃圾焚烧行业迈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部分地区持续出现反对垃圾焚烧的呼声。反映出公众对此类设施的关切与疑虑。
2014年,浙江杭州九峰垃圾焚烧项目爆发了一起影响深远的邻避事件,引起了总书记的高度重视并作出批示,该事件也因此成为了国内垃圾焚烧邻避冲突的一个高峰及转折点。
2016年,湖北仙桃市发生反对垃圾焚烧邻避事件,因处理不力,湖北仙桃市委书记被免职。
2021年下半年,丰台生活垃圾循环经济园区垃圾焚烧厂项目遭遇了周边众多小区民众的联合抵制。大家通过12345市长热线、领导留言板、北京市政府网站等线上渠道反映问题,并组织向相关管理部门面陈请愿……
垃圾焚烧之所以让人嫌恶,更多的是因为其燃烧过程中排放二噁英,在之前诸多邻避事件和报道中,二噁英被称为“一级致癌物”,毒性是氰化钾的数千倍,从而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但在很多环境专家和垃圾焚烧专业人士看来,事实并非如此。二噁英是各种工业生产的副产物,垃圾焚烧只是二噁英众多排放源中的一个,而且所占整体的排放比并不大。随着国内垃圾焚烧技术的发展,标准提升和监管的趋严,现代化的大型垃圾焚烧厂反而成为二噁英的消减器。特别是相比卫生填埋和堆肥方式,专业垃圾焚烧产生的二噁英是几种方式里最少的。在排放方面,我国垃圾焚烧二噁英控制执行的是世界上最严格的欧盟标准0.1ng-TEQ/Nm³,各地还争相出台更为严格的地方标准。
从技术的角度,现有的处理工艺完全可以将垃圾焚烧产生的有害物质控制在达标排放的范围之内。这几乎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邻避问题的症结在于民众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引发邻避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公开导致民众对政府不信任。以仙桃邻避事件为例,主要原因一是项目选址工作的信息不透明、不公开,与民众的沟通不到位,在项目发布选址信息时,很多民众并不知道有这件事情,导致群情激愤;二是很多参与民众认为垃圾焚烧项目未来不光处理仙桃的垃圾,还有可能处理天门、潜江的垃圾,相当于项目周边及仙桃的民众承担了损失,对于他们来说很不公平。
虽然各地生活垃圾焚烧厂邻避运动发生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归结起来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即利益失衡、舆论误导、信任危机。其中信任危机是根本原因,解决邻避事件的根本途径就是取得民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要化解邻避,就要重构信任。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总工程师徐海云指出,民众的反对,实际上也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健康发展。在九峰垃圾焚烧邻避事件之后,国内主流媒体对垃圾焚烧发电客观报道增加,也让国家层面对垃圾焚烧的科学普及及教育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技术标准,对垃圾焚烧技术的适用性、垃圾焚烧厂建设技术要求及运行监管要求等做了详细规定。
2017年,当时的环保部组织在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全面开展“装、树、联”行动(所谓“装、树、联”,就是所有垃圾焚烧企业都要安装污染源监控设备,实时监测污染物的排放情况;都要在显著位置设立显示屏,将污染排放数据实时公开;企业的自动监控系统都要与环保部门联网)。以进一步明确企业责任,倒逼企业全面提升环境管理整体水平,便于群众及时获取企业排污信息,化解抵触情绪和恐慌心理,增进“政企民”之间的互信。
02取信于民垃圾焚烧行业悄然改写“邻避”叙事
在中央、地方的有力推进和媒体的客观报道之下,舆论环境开始缓解。
同时,中国垃圾焚烧企业为解决邻避问题,也在进行着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前文提到的西安高陵项目,就是很有代表性的探索和实践成果。
西安高陵项目
西安高陵项目从2018年开工至2020年建成运营,日处理生活垃圾能力达2250吨,年处理量约82万吨,同时每日可处理渗滤液约1000吨,并协同处置餐厨沼渣、污泥、工业垃圾及农林废弃物,为高陵循环产业园区及周边区域提供综合服务。
编辑:李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