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中山市城乡生活垃圾处理 “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发布(附项目)

时间:2017-10-31 10:06

来源:中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上海、沈阳、哈尔滨、成都、武汉等城市近几年曾对燃气区和燃煤区垃圾成分进行的调研与统计分析表明:燃气区居民垃圾中易腐物比例一般在70%~75%,灰渣比例约为10%。

其它产生源的城市垃圾中易腐成分比例较低,一般为20%左右。

武汉、广州等城市市容环卫部门的研究还表明,居民生活垃圾约占城市垃圾总量的60%左右。

混合垃圾中易腐物含量K为:

式中,

blob.png

根据《中山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关于垃圾成分的预测结果,2015中山市城市垃圾成分如表3-2。

表3-1 2015年中山市城镇垃圾成分预测

blob.png

注:来源于《中山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

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2、规划任务完成情况

通过“十二五”期间的努力,中山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收运处理水平得到了提升。在受到政策变化、投融资、邻避效应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突破重重障碍,取得了一定进展。

截至2015年年底,结合实际逐一考查上述规划目标的完成情况:

(1)市域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距离95%的指标仍有较大差距。尽管得到市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但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进程滞后,未能如期完成“在2015年形成三大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全市基本形成日处理垃圾4200吨”的目标。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进度来看,中心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已于2006年投入使用,垃圾焚烧处理能力为1050吨/日,现运行正常;北部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已于2009年投入使用,垃圾焚烧处理能力为970吨/日,现运行正常,坦洲镇垃圾卫生填埋场投入运行,处理能力为150吨/日,现运行正常。但是,南部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还在施工阶段,设计垃圾焚烧处理能力为1040吨/日,相比规划进度滞后,预计2017年能投入使用,中心组团三期扩容项目和北部组团三期扩容项目的进度均滞后,目前仍在开展前期工作,预计在“十三五”期间能够完成投入运营。

(2)配套垃圾收集与运输的设施、设备及车辆在数量和功能上基本满足规划目标要求,全市城乡垃圾收集、运输已基本实现密闭化,城区公共场合杂乱垃圾实现容器化,淘汰沿街敞开式垃圾容器(俗称“垃圾池”),城区范围内全部设置密闭式垃圾收集房及分类收集垃圾箱;

(3)生活垃圾源头减量与分类收集(大分流)的目标率基本完成。中心城区普遍推行分类收集,目前主要将可回收物、有毒有害物以及大件垃圾分类收运、分类处理。由于资料收集困难,源头减量率的计算不够严格,存在一定的漏洞。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是一项系统工程,末端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的条件还不具备,短期之内要想达到市域源头减量与分类收集还比较困难,横向对比于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厦门等市,均反映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推行难度较大;

(4)中山市作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联合国人居奖获得城市,严格控制水面垃圾污染,水面环境质量长效保持。全市城乡垃圾运输作业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显著提升,城镇主、次干道清扫机械化程度和水平也在不断加强,已经达到规划目标要求。在配备功能齐全的大型垃圾清扫、收集、运输车辆及设备的同时,引入节能环保的小型电动车作为辅助,不断提高中山市道路清扫、垃圾收集运输等方面的工作水平。

(5)餐厨垃圾试点情况。按照市政府的工作安排,依据《关于组织开展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10〕1020号);《“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国办发〔2012〕23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粤府办〔2013〕135号)等政策性文件,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牵头制定中山的相关试点方案,并于2013年11月18日印发实施(《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山市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中府办函〔2013〕298号))。主要内容有:

一是明确试点对象和目标。本着“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先以沙溪镇为试点单位,沙溪镇政府与华南再生资源(中山)有限公司签订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置协议。通过试点工作,一方面测评企业技术成熟度和测试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和产成品处置各环节的情况,为市政府制订相关监管办法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便于相关职能部门获取餐厨垃圾处理过程中的空气排放、污水处理、产品结构、运营模式等方面实施经验和数据,为中山市餐厨垃圾管理模式的完善及项目特许经营提供决策参考。

1234567...9

编辑:程彩云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